柳絮飘飞。
五月春夏交接的愈加明显。
宋九龄看了一眼那头琼林渡口,飞溅江水,向郭子孝,顾燃告别。
是真的不擅长说什么告别话的少年,背负长剑,欣长的身子消失在了大道尽头。
顾燃看着远处人头攒动也是兴趣缺缺。
“顾兄,我怎么觉得你开始见了那少年,火气有点大怎么回事?”
郭子孝想起先前那茬,问道。
顾燃笑了笑,一张国字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开始挺可恨的,后来觉着挺可爱的。没什么。”
这下郭子孝可是瞠目结舌。
要这位眼高于顶,从小离家去往江湖闯荡的汉子,说一句可爱,那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可恨?可爱……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怪怪的……”
郭子孝瘪瘪嘴,看着顾燃已经转身,朝着另一头,迈开步伐。
也不知道自己的话有没有落在汉子耳里,耸耸肩,紧随其后。
御林百官,五阁学士。
近乎一半出自于太一学宫,或是太一学宫名家之下记名不记名的学生。
这是陆夫子离开旧蜀地,来到大越京都太一学宫后的第二日。
也在下午,坐而论学。
两旁山壁,郁郁葱葱。
也有身着书生打扮的无数学子,匆匆从常羊山下,赶往学宫。
一时之间,整个太一学宫门口熙熙攘攘,检查来人的卫兵即使训练有素,井然有序,也是满头大汗。
而完成通关检查之后,那些四海八方来的学子皆是面露喜色,往学宫大殿中步去。
只是稍稍遗憾的是,大殿中的好位置,都已经被学宫内的学子占据一空。
在殿内,只摆着一张方方正正的方桌,两旁垫上软垫,
陆离跪坐于左侧,行孔孟之道。
而在陆离对面的一个青衫年轻人则是这一日,与陆离论学的大越国学派学生。
大殿分两层,第一层在两人身边五步的距离之外,黑压压坐着一群,后头翘首以盼一群。
有老朽有青壮。
而在二楼,则是围上一圈围栏,无数长衫青衣学子高瞻远瞩。
中心位置的陆离与青衫年轻人相互对坐。
正在一楼一角,一位负剑少年身旁大大咧咧坐着一位袖衫女子,不由分说的让少年护住自己整个身形,像是相依相偎。
宋九龄脸上有点难耐。
这借口不被揩油,而让自己在身后若即若离的理由,实在是有点太难为情。
而此时身为太一学宫副宫主的赵宁樊已经漫步上前,为陆离与年轻人各自斟满茶水,接着退后,高声道。
“今日学宫有幸,请到前朝有麒麟才子之称的陆离陆夫子大驾光临,为我大越学子,坐而论学。第一日,由翰林学士钱鹄请学。”
众人哗然。
这个青衫年轻人实在是太过年轻。
但提及钱鹄这个名字,便能了然于心。
为大越幕后家族之一的钱家,立于朝堂之上也仅有这么一位俊彦。
那么正三品的翰林学士不说多了,反而有些少了。
何况是被那位龙椅之上的紫髯须碧眼儿亲口称之为‘美玉之才’的钱鹄?
“白天溜哪儿去了?”
阮清鹫与宋九龄都不是好学的主,武道上都是如此了,何况是这些学术问题?
但是没有办法,这等盛会也就凑个热闹的两人,还是要坐在大殿中,静候发展,直到陆离相安无事的结束这一日行程才行。
不管是钱鹄还是陆离说话都是中气十足,即使在大殿门口的学子们都能听个真切。
时而高台有交头接耳,没人敢高谈且阔。
时而说道妙处,便纸载笔记。
但是落到少年耳里,就只剩下了之乎者也,之乎者也。
头痛欲裂都不为过。
“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钱鹄不是以国学的姿态,而是以一介求学的学子之态,来提出问题。
而陆离则是知无不答,圆润饱满,信手拈来。
让无论是学宫内学子,还是外头闻讯而来的游子都为止震撼。
他们才知道,这位前朝大儒,麒麟才子,到底是真才实学,还是一介虚名。
等到日头西落。
在一众鼓掌声下,昏昏欲睡的少年惊醒过来,不知何时阮清鹫已经睡入了自己怀中,发丝稍乱,微眯眉眼。
“醒醒。”
少年没有多想,也没想去生出什么绮念来。
推了推阮清鹫的肩膀,后者迷迷糊糊睁开眼睛。
一双剔透的瞳孔看了一眼与自己拉开距离的少年,闪过一丝诧异。
接着若无其事的站起身来。
“挺行啊,坐怀不乱。”
宋九龄当然听出了女子的揶揄之意,瘪瘪嘴,甩出一个白眼来。
往前自顾自的走着。
学宫殿内学子没有如同市井匹夫般,一哄而散。
而是井然有序的纷纷与陆离、钱鹄拱手告辞,广厦间文人学子的素养一展无余。
陆离无不感叹对身旁赵宁樊与钱鹄道“若是我大汉能有此光景,不至于此。学问学问,发乎礼,显于行。若不能落到实际,终是一纸空谈。”
赵宁樊无不打趣道“陆先生,天子脚下,谨慎言行呐!”
三人哈哈大笑。
宋九龄只觉得,江湖人有江湖人的乐呵,读书人也有读书人的天地。
修道的,学武的。
或许会因为一时境界的精进而惊喜不已,遇到敌手,不打不相识是最好,一生之敌则是莫大的缘分。
但终究是落到个人的修行,无法齐家,无法治国,无法平天下。
在格局上落了下乘。
但书生终究是一口金玉良言,即算是一生算无遗策。
也无法亲自上阵,甚至连摇旗呐喊都可能无法做到。
所以自己不为清都山水郎也不错。
逍遥自在,道法自然。
有红颜知己,胸中有丘壑,便是莫大的幸运了。
也不表露心迹。
少年向身后的阮清鹫略微颔首,示意自己又要出去。
阮清鹫则是一记眉眼,飘忽不定。
也不肯定,也不否定。
少年没有将长剑摘下,虽然重量不轻,却觉得近日修行,有些一日千里的味道。
再次迈下山道。
郁郁葱葱的青松,载满山林。
宋九龄想起了六年前,与天柱峰顶,自己扬言闭关那一天。
也是意气风发,毅然决然。
一关便是六年。
之后这方天地是否因为自己发生了什么改变呢?
物是人非,也无雕栏玉砌。
少年叹了一口气,脚步轻快。
念念有词。
“我本清都侍玉皇。乘云驭鹤到仙乡。轻舟剑叶烟波阔,嗜此夏林万斛香”
PS:谢谢大家的月票,也是因为这个月初有点状况所以这本书要到后半月才能补上,别担心什么事情,具体可以进**流~
武当小师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武帝隐居之后的生活》、《新白蛇问仙》、《这人修炼太恐怖》、《青葫剑仙》、《赤心巡天》、《我,天煞孤星,爱好交友》、《叩问仙道》、《教主的退休日常》、《玄浑道章》、《成为了道医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