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历史,她现在也没条件去了解,只能哀悼空间里的历史书,都没了用武之地。历史是架空的,诗词歌赋里的典故也有了不同,宋筠只能一边随着宋念正式地学习这个时期的文字,一边摸索着去了解这个朝代的文化。
学习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八月,这是一年里面最热的月份,阳光热烈、土地也蒸腾着热气。女娘们都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出屋子,生怕被晒黑一个度。
这个时候愿意去旁人家拜访的,不是真的感情好,就是有要事相商了。比如宋念的姑母。
宋念的姑母,闺名已不可考。能叫她闺名的几个人,多数都已尘归尘土归土,且以宋姑母称呼她吧。
宋姑母是个颇为精明强干的妇人。丈夫王举人一心只读圣贤书,家里家外都不操心。宋姑母上奉公婆,下育儿女,还把家里的铺子土地都调理得顺顺当当。
等王举人几次科考都未能成功,日渐颓唐的时候,宋姑母又提出让他开个书院,收几个学生。
王举人这样的男人,放现代妥妥被骂“丧偶式育儿”中不负责任的丈夫。
但在古代,他却是个颇让妻子省心的丈夫:不蓄婢不纳妾,不嫖不赌,而且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除了读书没别的能耐,干脆处处听妻子调度。
比如办书院这事儿,他本是懒得做人先生,只想在家读读书写几个字,再教导一下自家子女,左右家里不缺银钱,犯不上为此受累。
宋姑母却不这么想,私下对着丈夫说:
“你这呆子,家里的生计,我何时让你操过心?”
“此番提出让你开书院,一是想着你能有个事儿做,边教书边科考,就不至于日日在家因科考而烦心;
二是,亲族家里有条件读书的孩子多,读不起书的也有,不如让他们也随你读书,略识几个字,日后也好养家糊口。”
宋姑母没说的是,考进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公公考了一辈子,还不是止步举人?甚至把家业都抛费了大半?
自家丈夫如果也一辈子汲汲于此,那到璞哥儿、琦哥儿赶考的时候,怕不是连路费都拿不出来了?
进士及第、封妻荫子固然好,达不到的情况下,传道授业、桃李满园也不错。想必即使考不中,也不会让他钻了牛角尖。
这已经是二十余年前的事儿了,王举人果然没考出来,但书院却越开越受推崇,很是出了几个好学生,提携了宋姑母的儿子璞哥儿、琦哥儿,也让宋姑母的女儿珍娘有了好归宿。
宋念是沾光的一员,宋姑母为人大方,连隔了几房的族人家的孩子都愿意资助,更何况自家侄儿?
宋家固然是大家族,到宋念这房,却只能算是个小地主了,书读得起,正儿八经为科考准备却颇觉得有负担。
王举人和宋姑母帮宋念良多,两个表哥也尽力提携,宋家人,哪怕是外嫁进来的沈氏,也记着这个恩情。
再加上宋策和宋箴都在王举人的书院读书,宋念也常去王家拜访,两家很是亲近。
宋姑母年约六十上下,鬓角已经花白了,在家早就做了享福的老夫人,看穿戴就知道,宋姑母的日子比宋老太太好过一些,有点《红楼梦》里老封君的体面气质。
她的言谈中,也不经意间流露出了原因:
大儿子在府城做官儿;小儿子在县里边随父母打理书院、边继续准备科考;女儿随女婿赴任南方,虽然远了些,日子过得却不错。
三个孩子个个孝顺又出息,父母自然心情舒畅、面上有光。
宋筠去王家的次数不多,一般都是过年或中秋的时候随着长辈去拜访。因此,宋筠对宋姑母有些生疏,只被她搂在怀里问了几句话。
左不过是些:
“筠姐儿可还记得姑奶奶?怎么长这么高了?姑奶奶家里有个比你大几岁的表姐,有空就去找表姐玩啊。”
宋筠充分发挥小孩子的卖萌优势,把宋姑母逗得笑了一会儿,才完成任务般地被沈氏和宋茹带走了。留下两个老太太谈正事。
长辈上门做客,是要留饭的,沈氏把宋筠托付给宋茹:
“茹娘,我得去厨下准备些饭食,想必姑母一会儿是要留下的,你帮我把筠姐儿带去你那屋吧。”
看着女儿离开,沈氏才有些发愁地揉了揉眉心。
青麦虽然极其擅长摸鱼,却是个有眼力见的丫鬟,看沈氏的神色,就猜到她在考虑准备什么样的吃食,连忙安慰道:
“娘子何必烦心呢,家里肉菜是尽够的,哪怕是去外面买些卤菜,时间也来得及。”
沈氏解释道:
“我倒不是担心没菜,而是担心做得不入口。如今天气这么热,咱家老太太都有些苦夏了,更何况姑母呢,这把岁数了,吃肉食难免有些油腻,还容易不消化。但是单用素菜招待长辈,又显得不够郑重。”
她一边解释,一边移步厨房,看李婆子翘着腿坐在门槛上正啃白萝卜,不免有些恼怒:
这老货,真是惫懒得可以,仗着老太太撑腰,怕不是以为自家就得供着她了。
她一恼了,神色难免带出几分,李婆子讪笑地站了起来,解释道:
“大娘子来了啊,您可能不晓得,咱家姑太太哇,不爱吃肉。我想着,素菜或煮或蒸的,也不费事,就准备晚一会再做。”
沈氏自从嫁了来,接连怀孕生子,虽然也掌管了部分家事,却也不好轻易调动家里的下人。尤其是李婆子这种老油条,整日在宋老太太身边陪着拉呱家常,沈氏对她也一向礼遇有加。
如今哪怕是知道李婆子在偷奸耍滑,她也不能一下子就罚了她,省得她在宋姑母面前闹起来,可就这么放过她,又有些不甘心。
沈氏干脆指挥着她团团转地做事,一边让她传信给外院的李伯,让他去买些卤味、饮子回来;一边又要她去取些冰送去正厅,以防两个老太太中了暑;还时不时要她去宋老太太的院子里看看情况,以便及时准备好饭菜。
待李婆子遛了八九圈,腿都快跑细了,那老姐妹俩才聊完了,沈氏得了信儿,就去对两个长辈说:
“母亲和姑母若是聊得差不多,也移步饭厅吧,相公也快回来了。”
带着房子穿古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演戏天后:快穿之小三上位》、《他居然不躲着我》、《七零娇软小知青,被全村最猛糙汉叼回家》、《锦鲤妹妹三岁半,我是全京城大佬的团宠》、《轮回乐园》、《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