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小说网> 浪漫青春> 会有美好结局吗> 作者的话

作者的话

作者的话

毕竟才写了不到两个月,字数也姑且只有寥寥的三万字多一点。

为什么我会去写一本轻小说呢。(当然还在努力码呀)

大概与我高中写日记的习惯有关。

高中生活枯燥无味(虽然偶尔也会有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发生),写日记是少数几个能让我放松下来的活动之一,然而事实上我现在除了“写日记”以外想不出第二个具备这种功能的活动,但是照理说应该不会只有一个活动能让我感到惬意,所以前面姑且用了“少数几个”这种能让人不禁产生“啊原来这个人有不只一个能让他自己放松的方式但是在这里只是列举其中一个”这种想法的词。日记大多记录了在某一个瞬间我对于某件事产生的某种看法,或者是产生某种令我刻骨铭心(或许没有这么夸张)的感情的事件【代表友情的轻松高兴(宿舍的杂谈之类的);代表恋情的迷茫、失落,甚至是令人痛哭的绝望(毕竟是单相思)】,这些心情在我看来都是证明我存在的证据。有位伟人的话一直提醒着我——人们总是在念念不忘中忘记了他曾说过绝不会忘记的事。所以我希望能记录下自己的记忆。虽然没有记住这位伟人的名字,但还是感谢他把这句话传了下来。写日记带给我的大概是“闲时吃紧,忙里偷闲”的快乐——作业多到写不完时如果能写上几句,或是在少有的空闲时间一个人坐着写点感想,这着实让我感到极度舒适。

花了一点篇幅大概说明了一下日记的事,接下来说一下日记和我写的轻小说的联系。

大概是,希望能在这本轻小说中传递在日记中记录下来的那些事与那些感情吧。

轻小说中的几乎每一个人物都能从我身边的人身上找到影子,但是准确地说,是能从印象中我身边的人身上找到影子——毕竟“我身边的人”准确地说是“我所观察到并形成了某种印象的身边的人”。并且我也去逐一征求了他们每个人的同意——对于我心怀各种主观感觉来对他们进行不同程度的揣测从而塑造出以他们为原型的形象这件事,但是好在大家都对此表示支持,因而我也幸运地没有费多大劲。

从我开始写它至今,我一直希望能够塑造出能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形象,并且也一直在摸索着前进。因此,以其他人为原型塑造的角色们自然也诞生了他们的原型以外的性格特点,也就是说,这些角色已经不单单是因为我对他人的观察结果而诞生的角色,他们更是被赋予了我心中希望他们拥有的其他性格特点的角色,他们就像是我的孩子,他们每个人的形象在我心中都是活灵活现的,我看着他们就像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一般(虽然并不曾为人父母,但是大概是相似的感情吧)。同时他们也像是我现实中的朋友,因为在这本轻小说里,绝大部分章节是以第一人称的叙述形式来推动情节发展,即“我”,“我”这个角色是以我自己为原型,希望在轻小说中能展现出平时现实中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展示于众但是自己确实有这种展示意愿的形象。

除了展现角色的形象以外,我本来是想通过故事的情节来展现我对于人性的看法,但是后来我发现这种想法不可行,因为我实际上并没有经历太多的事件,也没有接触过真正的社会,更没有亲自见识过所谓的“黑暗”,虽然很想很帅气地说出“我眼底未含明月星尘,所剩只有漫无边际的黑暗,能望见的,只有人间炼狱”这种话,但是这样的话未免显得太不负责任。所以我摈弃了原本不成熟的计划与想法,希望能在欢快的剧情与节奏中“粗浅”地渗透与隐藏我不太成熟的看法,因为“不太成熟”是介于“成熟”与“不成熟”的中间性质的词,所以不管怎么说,我的看法还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我是这么觉得的。

另外呢,我还有一个专属的画师,是我高三时候的同桌。她的绘画水平暂时处于普通人与“大触”之间,能把她劝说来给我画插画真的是一个令人感到高兴的事实。我现在的技法也并不十分高明,甚至是略显稚笨,她在绘画道路上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希望的是,在我和她共同完成这部轻小说以后,重新回到开头,能够看到我们一步一步共同进步的过程——我在语言表达方面能力的提升,与她绘画水平的进步。这也是我们之间友谊的见证,这段经历会让人感到人生的奇妙。近来在我的不断催促下,她似乎也有了开始为我第一章节的某个场景配上插画而努力工作的想法,真是可喜可贺。(笑)

东拉西扯地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总之我写完这篇前言时是笑着的。我对它的感情,当然是最喜欢了。

会有美好结局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梦于病娇支配之下》《重生后也难逃她的爱》《抖S女仆和M的我》《我不想和你一起重生》《我的假女友正全力防御她们的进攻》《关于我重生到十年前这件事》《女上男下》《让墨镜少女重获幸福这件小事》《变身后的爱情的故事》《我是我妻》

目录 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