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兰德第二次卫宪战争到第二次瓜分波波兰德之间几乎没有间隔多久,同时的二次瓜分波波兰德离《克拉科夫条约》都没有间隔多久,也就是说:短短5个月间,波波兰德-陶宛联邦就遭遇了3次入侵,最短的不过20天,最长的不过2个月,而斯坦尼斯拉夫三世的逃亡就是发生在卫宪战争期间的故事。
很多人都会把波波兰德王国的灭亡归咎到斯坦尼斯拉夫四世和斯坦尼斯拉夫三世之上,毕竟这两位基本上就算是所谓的亡国之君,而波波兰德王国直到18世纪末期依旧还是一大东欧列强,因此很多人都会把错误归咎到表面之上去,表面上斯坦尼斯拉夫三世软弱无能,表面上斯坦尼斯拉夫四世胸无城府;而他们没有看到或者说选择性忽视了这两位国君为王国做出过的努力。
第二次瓜分波波兰德的胜利标志是1850年11月29日的斯坦尼斯拉夫四世加入了塔戈维察联盟,在11月初,俄军进攻波波兰德王国使得波波兰德军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因为,战争开始的时候,波军就陷入了被动的不利境地。原因也很简单,沙俄军队早就蓄谋已久,准备充分,而波波兰德军队刚刚经历了两次战争,军备、人员严重不足,士气低落,战争准备严重不足,而且《新五三宪法》也在筹备工作中,整个波波兰德王国都在准备进行改组,色姆的预案本来是扩军:设立十万常备军计划,然而这才短短一个多月不到,战争就再次爆发了,纸面上波波兰德军队也就只有56000人,之达到了一半的数量,而且这些士兵还有很多刚刚到驻地集结,尚未经受过军事训练的民兵,拥有充足的补给和充分训练的武装到牙齿的正规军也就只有37000多人,但是他们却分散在各个驻地中,机动车辆不足,整体上装备和补给匮乏,缺乏火炮,机枪等重型武器。而他们面对的,是30万武装到牙齿的俄军精锐。
当然,最糟糕的是那些塔戈维察联盟的贵族,他们是积极的卖国份子,在他们的出卖下,俄军几乎对波波兰德人的兵力部署几乎了如指掌。而波波兰德方面却对俄军的一切信息几乎是一无所知,这让波波兰德王国人只能硬着头皮做部署,斯坦尼斯拉夫四世虽然是名义上的军队总指挥,但是实际上他把职务交给了他的叔叔-波波兰德名将;约瑟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
尽管波波兰德人的英勇抵抗甚至取得了不小的战绩,然而此时的波波兰德王国提亮实在是太小了,11月19日,在嗞勒尼策这一华沙东方的大门前爆发了一场恶战,11月23日俄军进攻受阻,波尼亚托夫斯基下令全军反攻,波波兰德的骑兵再一次击溃了俄国骑兵,下午5时,俄军攻击失败,在波波兰德军队的追击下被迫退却,但是此时的波波兰德军队已经精疲力竭了,而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而俄军,他们似乎还有源源不断的后续部队,因此波波兰德军队没敢进一步追击虽然波军和俄军打出了1:2的交换比,但是总体上波波兰德依旧希望渺茫,兹勒尼策战役的意义是暂时遏制了俄军向华沙的进攻速度,但双方实力差距过于悬殊,这种规模的战役难以对整体战局造成大的影响,但这样的胜利仍然鼓舞了整体士气低迷的波兰军队,证明他们可以在无望的前景中争取一丝希望,然而这样的希望却不能维持多久!
11月26日,战局突然恶化,负责军队补给的米哈伊·卢博米尔斯基加入了塔戈维察联盟,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换取战争结束后沙俄魔族帝国给他们家族特权的支持,因此,作为回报米哈伊将波波兰德王国军队的物资和补给全部送给了沙俄军队,同样的事情在200年前就上演过,波波兰德内战时期保守派贵族-耶日·卢博米尔斯基也就是米哈伊·卢博米尔斯基的祖父就曾发动叛乱摧毁了波波兰德王国的改革制度。
也就在同一天,普鲁士王国拉着奥胸帝国对波波兰德王国再一次开战了。
11月27日,沙俄军队在卡霍夫斯基的强行军下,带着13万大军和120门各类火炮已经逼近华沙城下,上午9点,激战爆发,虽然波波兰德军队在华沙部署了坚固的防御体系,同时还拥有森林和沼泽的掩护,但是面对沙俄军队的绝对优势大部分防御建筑还是在沙俄军队的炮火下付之一炬,但是波波兰德军队的炮兵也给沙俄军队带来了不下的麻烦,由于地处沼泽,不少沙俄士兵在炮火攻击下陷入了沼泽,这一度迫使沙俄军队绕奥匈帝国境内,迂回波波兰德军队的后方,11月29日,奥胸军队加入战争,投入了大量重型武器,迫使波波兰德军队退却,波波兰德军队退出了布格河防线,11月30日,最后一场战役:马库苏夫战役爆发,但是这场战役却打的虎头蛇尾,因为,波波兰德士兵得到了一条震惊的消息:国王加入了塔戈维察联盟并且下令波波兰德军队放下武器投降,战争结束了!
因为前线的节节败退,而西方列强依旧装聋作哑,普鲁士王国和奥胸帝国也加入了战争,这一切举动压垮了斯坦尼斯拉夫四世最后的抵抗意志,因此他特地致信尼古拉一世沙皇求和,在信中斯坦尼斯拉夫四世做出了自己作为国王应该负起的责任,他愿意放弃王位,愿意接受一切战争元凶的追责,只要求沙皇同意保留这一新的宪法改革基础。
然而尼古拉一世态度坚决,他表示“你能帮助波波兰德的途径只有一条,即立刻支持塔戈维察联盟。”并且尼古拉一世以整个波波兰德人民的流放作为威胁。
斯坦尼斯拉夫四世被迫同意,这一事件在波军之中发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军队指挥都拒绝投降,甚至有人还试图发动政变,挟持国王继续抵抗到底,经过了冷静的思考,波尼亚托夫斯基最终决定遵从王令放下武器,在12月的最后战斗中,他丝毫不顾安全一心求死,虽然最后还是被部下救下,但是他已经心灰意冷。最终和许多将领一起辞职,流亡去了维纳。
波波兰德王国的灾难却仍未结束,一场革命雨欲来,黑云压城城欲摧。
第二次瓜分之后,波兰中小贵族组成的抵抗力量出逃国外,在德累斯顿和莱比锡等地建立了波波兰德流亡军人聚集地,被称为“移民委员会”。同时,在第二次瓜分波波兰德中建立广大功勋的科希什丘克在战后流亡法希兰第二共和国,试图劝说法希兰和波波兰德站在一起对抗俄普奥三国同盟,然后这只得到了有限的口头赞许却没能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1851年2月,科希什丘克秘密返回波波兰德,筹备资金和军队,为一场起义殚精竭虑,但是沙俄魔族帝国的反谍情报网自然也有所耳闻,这一时期,沙俄军警的搜查也变得日益频繁,四处搜捕革命党人,同时从彼得格勒也传来了命令:将剩余的波波兰德军队再次裁军一半,剩余的全部加入俄军战斗序列之中,这迫使科希什丘克不得不提前准备响应,他写信给波尼亚托夫斯基将军,让他从奥胸帝国返回参加武装起义。
伴随着沙俄军警逮捕流放了越来越多的革命党人,科希什丘克最好了最终准备,他甚至还去了教堂做了次弥撒,随后带着一群高级军官和将领在广场上宣誓:“我,塔德乌什·科希什丘科,在上帝面前向整个波兰国家发誓,只有在最危难的时刻才会乾纲独断。我的权力只用来捍卫祖国的边疆,重新获得国家主权、自由与独立。主阿,请您助我一臂之力!”
科希什丘克尽自己最大努力扩充军事力量,他仿照美国陆军编制,组建了正规军、志愿兵和民兵组织。科希什丘科一开始亲率800人和1000匹马抵达克拉科夫,随后扩张到4,000人的规模。他向全国颁发征兵令,计划组建一支10万步兵和1万骑兵的军队,事实上这是难以企及的目标。不过在起义的高潮阶段,但是波波兰德军队中还是有五万多正规军战斗在科希什丘科麾下。民兵和志愿兵的规模接近十万,但他们装备极其简陋,许多人只有长矛、斧头甚至是农具镰刀,士气和训练较正规军远远不及。即便如此,科希什丘科还是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民兵的力量,他们会选出熟练使用火器的人站在前几排,后面则是镰刀手,在混战的时候发起无畏的冲锋。虽然火炮的稀缺是起义军更致命的弱项,但是科希什丘科本人精于炮兵战术,他能合理的运用珍贵的炮兵,将它们部署到最合适的位置进行火力输出。
3月,科希什丘克大起义在明斯克爆发了。
这使得沙皇尼古拉一世异常恼怒,立刻下令俄军全面集结,武力镇压这一次武装起义,1851年3月13日上午10点,俄军先头部队亚历山大带领着5000步兵和20门火炮在丝玛丽亚维茨基地区与科希什丘克部队发生一场遭遇战,后者拥有4440名士兵和11门火炮,丝玛丽亚维茨基战役爆发。
一开始俄军认为这种手持原始武器的起义军不具备任何的威胁,他命令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强攻起义军阵地,但是科希什丘科布置的阵地拥有地形优势,沙俄军的火炮没能提供太多的火力支援作用,反而是沙俄军队步兵被波军火炮轰击惨重。亚历山大尽管在几小时的战斗中使用各种手段发动进攻,但不论是步兵推进还是骑兵冲锋均被起义军的火炮击退。下午3时哥萨克骑兵指挥官杰尼索夫带着哥萨特骑兵赶到,试图迂回从背后支援亚历山大,但被外围起义军截住,不得寸进。随着俄军进攻锋芒削弱,科希什丘科命令预备队成功袭击了俄军后方,同时命令手持镰刀的民兵发起大规模反攻。随着夜幕降临,亚历山大害怕遭遇夜袭果断下令撤退,遗弃了部分辎重和火炮,但筋疲力竭的起义军也几乎不可能发动进一步追击。此战起义军损失不到300,俄军伤亡近1,000。
不过,这场战斗也仅仅是一次战术胜利,并没能彻底改变整体实力的巨大差距,但是,对于生活在俄占区下的波波兰德人民来说,无疑是一个信号,来督促更多人拿起武器来反抗那些刽子手的压迫和侵略。
It’s
the time to liberate Warsaw!
Warszawo
walcz!
血族王女的烦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我的剧本世界在自主运行》、《剑来》、《我是舰娘》、《她们都想成为我的女主角》、《认清现实后,她们开始追夫火葬场》、《道诡异仙》、《带着修真界仙子们天下无敌》、《NoBattleNoLife》、《好徒儿你就饶了为师伐》、《交错世界之学院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