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小说网> 浪漫青春> 傅阳春秋> 三、为什么(上)

三、为什么(上)

三、为什么(上)

篝火周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进行"围火夜话",时而回忆过去,时而畅想未来,御风却半晌没有发言,手托腮帮子呆呆地看着篝火。

火星伴随着噼噼啪啪的声音不时飞出,须臾之间在空气中划过一道微红的弧线后消失,似乎从没有存在过一样,抬头仰望星空,能清晰地看到"天河",充满了深邃与神秘。

列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曾留下一首《天问》,全诗一直在提问,问天文星宿,问山川地理,问历史传说,从头至尾一共一百多个问题,其题材独特,文辞讲究,算得上是诗歌史上一朵奇葩。

后世有不少人试图回答屈子的问题,其中最为有名的应该属柳宗元的《天对》一篇,也只是一家之言,其实以现代的眼光看,《天问》中的太多问题,至今都无法给出答案。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开篇的六个问题,便是在追寻宇宙的起源,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也只有假说,而无定论。

之前,御风也觉得屈原的问题怎么比自己还要多,如今身在列国,面对无垠的夜空,才明白此情此景之下,怕是任何人都会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感,从心底涌出一连串的问题吧。

或许也是因为古人没有那么多世俗之事烦扰,才有这对天发问的情致。

"哎,王世子。"伊然推了推御风,把他带回现实,"刚才说你问题多,不高兴啦?"

"没有,我知道自己这个毛病。"御风笑笑,"我倒真是想知道,为什么我会有那么多为什么。"

"这是个不错的话题,大家一齐来讨论讨论吧。"

……

御风开始回忆自己的"问问题史"。

印象中,远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御风就超级喜欢问问题,尤其是在听故事的时候,往往一个童话故事结束,其他小朋友都知道已然"剧终",却只有御风一个人睁着大眼睛问"然后呢?""再然后呢?"一直问到对方不耐烦,来一句"没有然后了!"才悻悻而归,心理想着,怎么就没有然后了呢?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御风很久,那么精彩的故事,为什么就戛然而止,没有后续了呢?他问过父母,问过哥哥姐姐,得到的答案都是,"这傻孩子,故事当然是很短的,是假的啊,哪里会有那么多后续。"

故事,是假的吗?

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我们笑着说它是假的时,它才确实是假的吧。

于是,像许多小孩儿一样,御风开始"脑补"这些故事的后续,但总觉得自己补充得不够好,在头脑中写了又扔,扔了又写。

初二时,御风真正开始动笔写了一本小说,续写课文《皇帝的新装》,越写越长,后来干脆写成了《三国演义》那样的历史小说,把同学们的名字都编了进去,一时间同学们都争着看自己在书中的表现,以至于无心听课,都在传看此书。最后的结果是小说没收,御风被停课整整一周面壁思过,说是面壁其实就是自己在办公室待着看书,不允许进入教室罢了。

还好当时的语文陈老师帮他存下了小说的原稿,初三毕业时全数还给了他,如今还放在御风家里,成为了"年轻时"的纪念。

当时的御风意识不到,语文老师保护的并不只是学生一部稚拙的作品,而是一个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所有老师、家长都认为他在胡闹时,守护了他的梦。

除了一直追问"然后呢"之外,打破沙锅问到底也是他最喜欢的提问方式,记得小学五六年级那会儿,会开始接触一些简单的平面几何,三角形、正方形……也就随之出现了一些需要添加"辅助线"的"高级"题目,其他同学都在按部就班地学着老师的做法,见到某种特定的条件,便要做出特定的辅助线,记住就行,可御风偏偏要问清楚所以然。

为什么要在这里做辅助线?为什么不能在那里做?为什么见到这种条件就要做?这种条件有什么特殊?一连串的问题下来,同学哄堂大笑,老师也是以一种看智障的眼光无奈地看着这个"不开窍"的学生——教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笨的。

实际上,御风的这类问题恰恰是大多数教师自身教学的短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自己都说不清楚这些方法是怎么来的,也不愿意去研究探讨,反正教会学生做题,把成绩弄上去就好了。同时,为了保持教师的权威感,怕"挂在黑板上",又要给渴望求知学生加上"笨"、"不开窍"、"关注点完全不对"的标记,让他们不敢再有问题。

更有一些课外辅导班,将应试教育发挥到极致,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就传授纯粹的做题技巧,比如某某类型选择题,选项中有4的肯定正确,有3的一定错误等等,学生根本不需要弄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全当做公式去记忆,甚至编出了诸如"4是对来3是错"这样的做题口诀。

更有一些"方法"连题目内容都不看,讲的是第一题肯定不选A,前三题肯定不会是相同选项,最后一题选C的可能性大大高于其他,这样的技巧方法在培训班和家长们看来颇为管用,而孩子往往是稀里糊涂,题做对了却完全没有搞清楚知识的内容。

有很多人感慨,现代华夏的学生数学水平完爆西方同龄人,国际奥数比赛拿奖拿到手软,却多少年培养不出像样的数学家。迄今为止,世界数学最高奖项菲尔兹奖只有一位华人获得此项殊荣,如果在网上键入他的名字,简介中第一句话便是"美利坚现代数学家"。

只为了做对题目去学习,恐怕对他们来说学习的作用也就仅限于此,难怪那么多人坚信"学习无用""学习为了混文凭"。

御风并没有因为数学老师的不耐烦而停止琢磨"为什么",经常会抓着同学问来问去,因此也得到一个外号"Windows"——问到死。

傅阳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梦于病娇支配之下》《我不想和你一起重生》《抖S女仆和M的我》《我的假女友正全力防御她们的进攻》《扶她狂想》《重生后也难逃她的爱》《女上男下》《关于我重生到十年前这件事》《我被变身成女生了》《女神攻略系统》

目录 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