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车基本解释∶用于作战的车辆 战车是用于陆上战斗的车辆。
自从有了步兵,就有了战车,古代战车是一种以马拉动的战斗车辆。
现代战车则与坦克相伴,配合、支持坦克作战,还在陆战场上执行作战指挥、后勤支援、物资运输等多种军事任务,现代战车成了现代战场上步兵的伴侣,那里有步兵,那里就有战车。
中国古代用于战斗的马车。一般为独辀(辕)、两轮、方形车舆(车箱),驾四匹马或两匹马。车上有甲士三人,中间一人负责驾车称为“御者”,左边一人负责远距离射击称为“射”或“多射”,右边一人负责近距离的短兵格斗称为“戎右”。 流马:源自诸葛亮的运输车,根据推测绘制。
洞屋车:用于攻城的战车,侯景曾经用它和它的改进型尖头木驴攻克建康,上面抗矢石,下面可以挖掘破城。
偏箱车:戚继光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军队的战车,一侧的装甲可以作为初步的掩体。
春秋战车:中国古代的正式战车,成员包括一个使用长兵器的武士,一名射手和一名御手。
冲车:诸葛亮攻击陈仓的武器,也是历代进行攻城的时候使用的重要战车,在陈仓,被郝昭用链球式磨盘所破
巢车:古代的装甲侦察车,用于窥伺城中动静,带有可以升降的牛皮车厢,估计是唐代出现的。
正箱车:三面带有装甲,可以用于推出去进攻了。
塞门车:守城的武器,一旦城门被撞开,这就是活动的城门。
云梯车:云梯可不是一般电影上那样一个简单的梯子,它带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多种专用攀城工具。
塞门刀车:加以改进的塞门车,这样对方很难攀援,形成活动的壁垒 战车的主要武器有两类,格斗兵器和远射兵器。
车战的主要格斗兵器为戈,戈是一种长柄的勾状兵器,有锋利的双面刃和前锋,战车所配备的戈一般长三米左右,由“戎右”使用在战车交错时用于勾击或啄击。到了春秋时期戈大量的为戟所取代。
车上的甲士一般配备有青铜剑用于防身,在战车毁坏或敌人跃上战车时作贴身战斗。 战车上的远射兵器主要为弓或弩,这些远射兵器由射手负责使用,主要在战车较远距离冲击时,进行射击。 战车上的人员防护主要靠皮制的甲胄和盾,(也有少量的铜制防具)战车的成员主要直立与车中战斗,所以甲士兵用的皮甲都有较长的甲身,并且根据人员分工的不同有不同侧重,如“戎右”需要挥动戈、戟等武器格斗所以他的“披膊”一般只到肩部,而“御者”则把“披膊”向下延伸到手手腕,并连有护手。
战车上一般使用大型盾,多数为皮制,并在盾加缀青铜部件用于加固。 其种类很多,有轻车、冲车和戊车等。战车最早在夏王启指挥的甘之战中使用。以后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战车成为战争的主力和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到春秋时出现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到了汉代,随着骑兵的兴起,战车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1980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西侧出土了一前一后纵置的两辆大型彩绘铜车。前面的一号车为双轮、单辕结构,前驾四马,车舆为横长方形,宽126厘米,进深70厘米,前面与两侧有车栏,后面留门以备上下。
车舆右侧置一面盾牌,车舆前挂有一件铜弩和铜镞。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铜御官俑。
其名叫立车,又叫戎车、高车,乘车时立于车上。 商朝 商周时期战车的形制,在《考工记》中有较详细的记述。193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车马坑中,首次出土一辆商朝战车。 坑中南端并排着器具、马骨,车内外分布着 3套兵器。从出土于商、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古墓中的战车可以看出,商周时期战车的形制基本相同,均为:独辕(輈),两轮,长毂;横宽竖短的长方形车厢(舆),车厢门开在后方;车辕后端压置在车厢与车轴之间,辕尾稍露出厢后,辕前端横置车衡,衡上缚两轭用以驾马(图1商朝战车结构图)。 商朝战车轮径较大,约在 130~140厘米之间,春秋时期缩小为124厘米左右;辐条18~24根;车厢宽度一般在130~160厘米之间(山东省胶县西庵出土的西周战车车厢宽达 164厘米)进深80~100厘米。由于轮径大,车厢宽而进深短,而且又是单辕,为了加大稳定性及保护舆侧不被敌车迫近,战车的车毂一般均远比民用车的车毂长。如西庵出土的西周战车车毂长40厘米,轴头铜軎(音wei4,车轴头)长13.5厘米总长度达 53.5厘米(图2西周战车复原图)。
根据对有关出土车辆主要部位尺寸的测定和比较可知,商周时期战车结构的变化是:轨宽逐渐减小,车辕逐渐缩短,而轮上辐条的数目则逐渐增多。其目的显然是为了提高战车的速度和灵活性。 西周 西周中期以前,一般采用长型軎饰,其长度为17厘米左右;西周以后则通行短型軎饰,其长度在 8~10厘米之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 1件矛状车軎,通长37.5厘米,它不仅用于保护和装饰轴头,而且也是带有攻击性质的装置。车轴是战车驰骋时急剧转动的关键部件,为防损坏,战国时期已开始在轴毂之间装置铁锏,以减少轴毂的摩擦。据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路战国车马坑出土实物可知,铁锏为半筒形瓦状,每轮 4块,均以铁钉固定在轴杆上。枒饰是包在车轮辋上的铜片,纵断面呈 U形,固定在轮辋上的接缝处。轮辋为双层结构,每层均由两个半圆形木圈拼成,里外两面的接缝错开,互成直角,造成每一轮辋有4个接缝处,用4个枒饰加以紧固。 战车每车驾2匹或4匹马。4匹驾马中间的2匹称“两服”用缚在衡上的轭驾在车辕两侧。
左右的2匹称“两骖”,以皮条系在车前。合称为“驷”。马具有铜制的马衔和马笼嘴这是御马的关键用具。马体亦有铜饰主要有马镳、当庐、马冠、月题、马脊背饰、马鞍饰、环、铃等。 战车每车载甲士 3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车之首称“车左”又称“甲首”;右方甲士执戈(或矛),主击刺,并有为战车排除障碍之责,称“车右”,又称“参乘”;居中的是驾驭战车的御者,只随身佩带卫体兵器短剑。这种乘法可以追溯到商朝。如在殷墟车马坑中3名甲士分布两处车后2人,舆侧1人;3套兵器第一套华贵精美余两套仅为一般的铜质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兵器的品种也明显地有射御之分。 春秋 据《左传》等中国古代文献记载,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乘法也与此相同。此外,
在异界打怪开后宫的硬核生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我的剧本世界在自主运行》、《剑来》、《我是舰娘》、《她们都想成为我的女主角》、《认清现实后,她们开始追夫火葬场》、《道诡异仙》、《NoBattleNoLife》、《带着修真界仙子们天下无敌》、《好徒儿你就饶了为师伐》、《交错世界之学院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