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小说网> > > 推荐五本今年阅读完的书籍

推荐五本今年阅读完的书籍

推荐五本今年阅读完的书籍

​这篇文章写出来估计也快元旦了,在这里提前祝大家元旦快乐,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一切会万象初新、越来越好。

很长一段时间没写杂谈了,今年阅读了不少文学书籍,有太宰治的,也有余华的,还有一些其他作家的作品。

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今年看完的书了,毕竟有凑字数的嫌疑,不过在这里还是先声明一下,推荐的书籍代表个人看法,我觉得比较喜欢的或者好阅读的,都会在这篇专栏里说出来,并且不会剧透书的内容和故事,只是大致说一下每本书的特点。

首先第一本,《活着》,作者:余华。

活着这本书想必各位耳熟能详,毕竟常年都是书店畅销的文学作品,其名气自然不必多说。

活着这本书的文风简洁,阅读起来通顺好理解,以第一视角讲述故事,没有特别的创作技巧,篇幅较短,大约四小时就可以读完。

它讲的是上世纪从斗地主时期再到改革开放的故事,时代背景配上《活着》这个名字,颇像写革命和战争的,但这本书描写的只是当时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生活风貌,以及面对苦难时人该怎么去活着,书中作者余华将这种苦难和悲惨描写的淋漓尽致、环环相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时代的大洪流下,普通人能做的只有去适应,书里的主角福贵也是以中国人很好理解的那种“为了活着而活着”的心态活下去的,最后讲述完自己的故事后,淡然起身归去。福贵对自己的苦难与其说是不在意,不如说是无可奈何,可人终究是要活下去的,所以他接受着惨淡的生活,活着。

虽然写的是苦难,但作者余华在韩文版的前序里曾说过:“不要歌颂苦难,因为苦难不值得歌颂。”

可以看出,虽然《活着》这本书描写的是苦难,但余华本人却是以略带批判的目光去看待苦难的。不同的时代造就了生活风貌的不同,苦难的产生也正是因为时代原因才落在每个人的身上。

若人生有苦难,也是因为一个时代总有不好的地方,遇到他人的苦难时我们应该思考和反思,而不是歌颂苦难能使人的品质更加强大或是对他人的苦难嗤之以鼻,觉得是因为遭受苦难的人自己不努力。

事实上苦难是客观存在的,哪怕书里的福贵拼命努力想逃离苦难,可苦难还是如影随形,不断夺走他身边至亲之人的生命。

《活着》这本书算是我最喜欢的中国的文学作品,阅读起来好理解无压力,还能看到时代的另一面。

余华在《活着》这本书里没有用太多的创作技巧和词汇,有人也因此质疑过余华的创作水平和文学性,但他之前的作品比如《现实一种》里有这样一段描写:“现在他们像往常一样围坐在一起吃早饭了,早饭由米粥和油条组成。老太太常年吃素,所以在桌旁放着一小碟咸菜,咸菜是她家自己腌制的。她现在不再抱怨骨头发霉,她开始说:“我胃里好像长出青苔来。”

于是兄弟俩便想起蚯蚓爬过的那种青苔,生长在井沿和破旧的墙角,那种有些发光的绿色。他们的妻子似乎没有听到母亲的话,因为她们脸上的神色像泥土一样。”

这段描写将一种冷漠感描绘的极其精彩,循环渐进的构思也能看出余华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作家,《现实一种》是余华早期的作品,与后来的《活着》相比,风格迥异。

《活着》比《现实一种》阅读起来更加简单,手法也更加直白,但在我看来没有用创作技巧的作品、只是简单的描写的作品创作起来反而才是最困难的。

这也是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另外余华是一个很有趣的作家,如果你对他本人的幽默感兴趣,那你也应该不会太讨厌他的书。

——

第二本,《霍乱时期的爱情》,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从书名可以看出来,这是一本讲爱情的书。爱情似乎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每个时代都有讨论爱情的书籍和作品出现,大家对爱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人认为爱情是厮守一生,白头到老;有些人就觉得爱情是少年心动,初恋般的苦涩与温柔;也有人觉得爱情是搭伙过日子,将爱情变成亲情羁绊中的爱情。

总之各有各的看法,那么马尔克斯去写这本书时是怎么去讲述一个爱情故事呢?

书里写的是男主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在年少时喜欢上了一个叫费尔明娜·达萨的女生,两人开始以信件交流,之后开始相恋,然后又因为费尔明娜的父亲阻止的原因,两人被迫分离。

从此以后,费尔明娜开始了自己人生的另一段生活,但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却等了费尔明娜半个世纪,五十三年,将近一生未婚。

这是一个很旷古的爱情故事,听起来似乎也很浪漫,为了爱情等待一个人将近一生。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为了爱情硬生生将初恋等成黄昏恋,只认定那么一个人,这好像挺符合我们中国人的爱情观,毕竟像祝英台与梁山伯的故事,都是非对方不可的。

诗经里也有一句诗是:“之死矢靡它。”

翻译过来就是『到死也不会改变自己的主张』,这是诗经·鄘风里的一首诗,写的是女方中意的郎君,认定了就“之死矢靡它”,意思就是非心爱之人不可,死了我都认定这个人。

但是《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其实并没有“之死矢靡它”这么坚定,弗洛伦蒂诺也曾在漫长的岁月里想过要重新开始,毕竟费尔明娜这时候已经与一个叫乌尔比诺的医生结婚,也有了自己的生活。

可是当弗洛伦蒂诺跟其他女人相处时,总是会不自禁想起费尔明娜这个让他心动长达半个世纪的女生,他发现自己似乎对其他女人只有性上的欲望,却没有深入骨髓、刻骨铭心的爱意,因为他的爱已经全给了费尔明娜。

这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弗洛伦蒂诺因此在自己的一生中,时而动摇时而坚定,但动摇更多是因为其他女人向他表露的善意,弗洛伦蒂诺虽然也犹豫过,却都没有接受,等待着费尔明娜,最终当费尔明娜的丈夫乌尔比诺死去时,年暮的他才再次鼓起勇气向费尔明娜表达了自己忠诚的爱。

那么读到这里,想必各位也会有一个疑问,既然等了将近一生,也代表两人在一起的时间不长,那么马尔克斯又是怎么去表现爱情呢?

这也是我要说的,关于这本书的特点。作者马尔克斯在五十三年这个跨越度极大的时间线里,分别描写了弗洛伦蒂诺独身的生活以及费尔明娜与丈夫乌尔比诺的婚姻生活,在两人人生的不同阶段描写了他们的苦恼与忧愁,以及喜悦和幸福的时刻。

并且也描写着形形色色的人物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爱情故事,所以你可以在这本书里看到各种爱情的模样,贫穷的、富贵的、幸福的、悲伤的,不同生活致使的爱情生活的发展趋向。

包括费尔明娜,起初对乌尔比诺其实没有太多爱,但是相处几十年后,已经有了亲情上不可分割的爱意,了解对方的一切习性和生活习惯,每天都知道对方要去干嘛,要做什么事。

然后自己默默打点着自己的事情,等丈夫回来,这种爱情更像是生活,平淡而又真实,简单而又纯粹。

我觉得费尔明娜对乌尔比诺还是有爱的,但是这种爱跟对弗洛伦蒂诺的爱不一样,费尔明娜与乌尔比诺更多是日久生情的爱。而费尔明娜跟弗洛伦蒂诺,则是年少的心动,因为记忆里只有年轻时那个坐在公园长椅下看书的弗洛伦蒂诺,所以当看到年迈的弗洛伦蒂诺时,有的更多的是对岁月的变迁,以及对时间变换的无奈的厚重叹息。

丈夫乌尔比诺医生死后,她人生的时间仿佛也停滞了,沉重而又悲伤。但这时弗洛伦蒂诺却带着几十年前的记忆与光景,再次与她相见。

她又想起了几十年前与自己相恋的那个少年弗洛伦蒂诺,那个坐在公园长椅下看书却是为了自己路过时偷瞄几眼的青涩少年,那个半夜测风向拉提琴为自己送来琴声的少年。

费尔明娜跟随着这段旷古的爱情,也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这场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爱情,在此迎来了终点和尾章。

但相逢的终点,是相知的起点,即使这一生两人有太多遗憾,想必书结尾时的最后一刻她们也是幸福的。

爱情是什么呢?这本书可以给你一个答案。

在此强烈推荐《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

同时,马尔克斯也是一位很有趣的作家,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相比《霍乱时期的爱情》,他有本书在中国更出名,就是《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是我在上年大概十一月份的时候看完的,所以不列入今年看完的书籍。但还是推荐一下《百年孤独》,这本书的精彩程度绝对能让你对文学创作的认知更上一层楼,是阅读文学作品不能绕开的佳作。

——

第三本,《月亮与六便士》,作者: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月亮,崇高而又遥不可及的梦想。六便士,让我们卑微,劳累而又不可回避的现实。”

谈完了爱情,就再谈谈人生中同样不可缺少的东西吧,没错,就是“理想。”

简单概述一下剧情,这是一本以第二视角讲述故事的书籍,一名小说家(大概,我记不太清了,如有错误还请纠正)机缘巧合下认识了一名叫斯特里克兰的证券经纪人,两人初次见面,小说家对斯特里克兰的印象是对方是一个沉默寡言、不太爱说话的男人,之后隔了一段时间小说家再见到斯特里克兰的妻子时,妻子说斯特里克兰抛下她跑了。

两人初步推断是斯特里克兰找到了情妇,所以他跟着情妇跑了,于是小说家开始打听斯特里克兰的下落,然后在巴黎某地的住处找到了斯特里克兰,得知他是为了画画,追寻理想才选择放弃生活和家庭出来画画。

斯特里克兰的原型是后印象派画家高更,高更就是一个为了理想不顾一切的固执的艺术大师,跟梵高相似,死后他的画才被重视,他也因此才能闻名于世。

(吐槽一下,死后才出名,这种感觉挺蛋疼的……当然死后可能也没蛋疼的感觉了……)

那么这里可能会有人说,在家不能画画吗?

其实是可以的,但在家就意味着要工作和生活,工作和生活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时,画画就是爱好了,爱好能发展成一个领域中的大师,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吧…应该。

并且就算辞掉工作专心在家画画,那也要遭受街坊领居的闲语和指责,以及世俗的不理解。

我觉得作者毛姆之所以这么安排剧情,一是因为斯特里克兰的原型是高更,二是因为家就像书名上的六便士,代表着生活和现实,而出走流浪着去画画则代表追寻理想。

并且画画需要取景写生嘛,走遍山川大地,感受不同地方的生活风貌,可能才会有更好的手感和感悟去下笔画画。

斯特里克兰并不是什么有钱人,可以让他舒舒服服的将追寻理想当成旅游,他并没有拿太多钱,结局时几乎饿的瘦弱不堪,走遍各地,画出了不少作品,经受了风雨的折磨与苦难后,死后他的画才终于闻名于世,追寻到了遥不可及的月亮。

我觉得这本书的立意就是探讨我们是要选择抛弃安宁的生活,追寻理想走遍各地险境,只为了遥不可及的月亮?还是安于现状,低身拾起眼前的六便士?

书里的斯特里克兰其实并不是好人,不负责任的抛弃妻子与儿女,一个人去画画。但他对理想却出奇的坚定,甚至不曾动摇过一分,无论小说家哪次见他,他都是表现出对绘画的无限热情,这种热情是经历了追寻理想带来的各种险阻后,依然散发出来的情绪,不顾物质生活也要去追寻遥不可及的月亮,让人钦佩。

并且是“遥不可及”,斯特里克兰下定决心出走时,恐怕并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功,会不会成为一名闻名遐迩的画家,但他还是坚定的带着画具出走了。

这是对自己的信任?还是对理想虔诚的敬畏?

总之《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我推荐的原因就是相比其他讲述理想的书,斯特里克兰这个人物塑造的并不是那种完美的形象,有缺点,但正是凸显的缺点才能让他的优点和对绘画的热情更加熠熠生辉。

毕竟他正是有缺点,才有了后来的优点体现。

这本书就辩证看待吧,我佩服斯特里克兰对理想纯粹的心,但实在不敢苟同他抛弃家庭的行为。

但这种有争议的人物,才更有赏析的价值。

另外说一下毛姆这个作家,相比他的作品,毛姆本人身上有一个更大的八卦,毛姆最大的八卦就是他是双性恋的事情,毛姆一生有两任妻子和两任男朋友。是的,男女通吃。他和他男友杰拉德的故事挺有趣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搜索了解,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毕竟我怕被和谐。

还有毛姆的书和文风有一种“孩子,我来给你讲讲人生吧”的感觉,相比于习惯用第三视角的作家,毛姆的书阅读时总给人一种他就坐在你身边跟你娓娓道来各种有趣的事情和道理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不错,有亲和力。并且毛姆的用词和构写的书中人物的对话也很有趣,所以他的这本《月亮与六便士》,非常推荐。

——

第四本,《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作者:林奕含。

这本书一直犹豫着要不要讲,之前在五月份的时候写过一个八千字的关于这本书的讲解,发布在B站却被和谐了,所以这本书我推荐,但是接下来还是会含蓄点、收敛着讲。

这本书讲的是一名叫房思琪的少女被自己的老师李国华**的故事,这本书的特点在于作者林奕含对语句的运用能力,文笔优美,像是浮想联翩一般顺畅,但是这种最优美的语句却无时无刻不在描述着房思琪内心的痛苦。

真切的表现出一名被**的少女痛苦的内心世界,让人了解到被**的人的心理状态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产生“爱上”**者的心态。

这本书的书名是“初恋乐园”,可全程都没有看到“乐”在哪里,只能看到房思琪的痛苦与悲伤,以及自己与自己不断产生心理斗争的心理。

这本书中房思琪所遭遇的悲惨和痛苦虽然用“闻者落泪”去形容有些夸张,但确实能让读者感到伤心和生气,同时也能对被**、**的女孩子的心理和生活状态有进一步的了解。作者林奕含忍着痛苦将这本书写出来,揭露自己的伤疤,也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这本书,让人看到世界阴暗的一面,这样别人不用体会到这种黑暗,就能知道世界上原来还有这样的事情。

当然了,这本书的故事并不只是在单纯吐苦水和讲人物不幸的遭遇,里面也出现了毛敬苑这样谦逊、善良的带有人性闪光点的男性,也能在故事一步步走下去时,看到微茫的希望和曙光,在痛苦中去发现善良,在迷茫中渐行渐远中却能找到方向,我想这也是作者林奕含尝试爱这个世界的证明,虽然这些曙光和希望没有发生在主人公房思琪身上,却能感觉到这种构思和安排传递出的温柔。

只可惜林奕含这么有天分的作家,只留下这一本书就离开了,不禁让人叹息惋惜却也无可奈何,她遭受的痛苦无法想象,但她一定是勇敢的女孩子。希望这样敏感却坚强,脆弱却乐观的女孩子能被世界温柔以待,同时也希望书中的悲剧不要再重演发生到任何一个女孩子身上,推荐这本书的原因也是因为它能带给人警示和教训,即使不去品味什么大道理,也能懂得如何处理和防范此类事件,无论是对女孩子还是男孩子都非常有教育意义。

细细感受这种无与伦比的痛苦和微弱的救赎的感觉,窒息而又真实,让远远的看到黑暗的人能更加深刻的明白身临黑暗中会有多痛苦……总之这是一本非常棒的文学作品,十分推荐。

——

第五本,《白夜行》,作者:东野圭吾。

白夜行在中国应该挺出名的,毕竟是社会派推理小说里的佳作,较长的篇幅,二十多年的跨越度,去讲述了一个特别的故事。

因为也算是推理小说,我就不概述剧情了,毕竟社会派推理小说跟本格推理小说有一定差别,我怕说了你们猜出凶手是谁,那样看起来就没意思了。

就从社会派推理小说这个分类说起吧,不了解推理小说的可能会奇怪,社会派和本格的区别。

这个很好理解,社会派,顾名思义就是更注重社会和时代方面的影响,展露一个时代社会下的生活面貌和故事,推理逻辑没有本格推理小说环环相扣有紧张感,更像是文学故事,注重的是“故事”,而不是推理。

而本格推理小说就是注重推理,一切的剧情和故事都是为了推理服务,埋下的各种伏笔以及线索,还有死者与嫌疑人的关系,主旨都是为了推理在进行。

我说几个作品的书名你们就理解了,本格推理小说像是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系列》、阿加莎的《东方快车谋杀案》、《罗杰疑案》等等,更注重推理的严谨逻辑性,也是本格推理小说的特点。

而社会派推理小说则更像铺展开来的故事,更注重罪犯的精神世界和犯罪后的生活状态以及心理状态,社会派推理小说虽然并没有那么紧密的推理逻辑,却有更加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代表作有松本清张的《点与线》、《砂器》、《零的焦点》,和水上勉的《花的坟墓》,森村诚一的《人性的证明》等。

而《白夜行》在我看来也是社会派推理小说里的佳作,甚至可以列入社会派推理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其中作者东野圭吾对人性与婚姻的思考,爱情和社会的手法创作,无疑都是非常优秀的,同时书中男女主的生活看似没有交集,却处处都有对方的影子存在,这种叙事手法和叙事角度别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东野圭吾以这种创作手法去讲述故事,也成了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之一。

因为是推理小说,所以剧情和人物关系上我不便讲那么多,但是这本书跟前面四本一样,都是我个人非常推荐阅读的作品。

说完作品再来讲讲东野圭吾这个作者,东野圭吾这个人的特点可能就是在写书上意外的勤奋,他的作品都能列三排开来了,从创作至今大概写了四十多本小说,不得不让人感叹一句真是勤奋。

东野圭吾在全职写书前是个工程师,直到《放学后》摘得31届江户川乱步奖,才开始全职写书。

东野圭吾虽然作品很多,但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作品,比如《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解忧杂货店》、《恶意》这些,会让人看完后感叹东野圭吾对剧情巧妙的安排以及书中对人性和社会思考思辨的程度之深。但有些作品又会让你觉得莫名其妙,比如《暴雪追击》,滑滑雪然后莫名其妙就破案结局,如果把书上作者的名字遮起来,你还会以为这作品是哪个作者的练笔之作呢。

但事实上是《暴雪追击》这本书不是东野圭吾的早期作品,还是他创作了放学后、白夜行等一众好作品后创作出的作品,这就很神奇。

我觉得每位创作者应该都会在完善作品后检阅一遍自己的作品,所以以东野圭吾的实力肯定能意识到自己作品的缺点,但他还是写出了《暴雪追击》,这只能证明一点……他可能是真的缺钱了……

毕竟不顾作品质量也要出版书籍,那只能有缺钱这点可以解释原因了。

总之东野圭吾的作品有好有坏,也有无功无过的作品。这位推理小说家的创作特点是叙事手法的灵活多变,有的采用汤川学特有的“听取案件——实验——给出解释——破案”模式,有的采用多线平行交叉式结构(这也是白夜行采用的叙事手法),有的甚至全篇没有一处对话,单以日记和手稿的形式构建小说。

东野圭吾认为比起“推理小说”,自己的作品更像“娱乐小说”,“即让人在阅读中得到乐趣的小说”。

他也在认真创作,让自己的小说变得“有趣”,让人想阅读下去。《白夜行》的出版和问世也极力证明了他的这种努力和执着,不得不说白夜行的精彩不止在于叙事手法,还有人物塑造和故事结构巧妙,这是《白夜行》这部作品的特点,也是我推荐这本书的理由。

——

就先推荐这五本吧,马上就要元旦了,在这里再次祝大家元旦快乐!接下来没事的话在新的一年里我还会继续推荐那些我觉得值得阅读的书籍,分享好的作品,同时也督促我自己保持阅读这个良好的习惯,提升自己,越来越好!

这也是2021年我的最后一个杂谈文章了,接下来的文章再次与大家见面就是2022年了,在2022年我希望这一年中疫情赶紧结束,各位也要身体安康,万事如意!

杂谈日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我的剧本世界在自主运行》《我是舰娘》《我的师妹是妖女》《交错世界之学院都市》《认清现实后,她们开始追夫火葬场》《好徒儿你就饶了为师伐》

目录 已经最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