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小说网> > > 第三首念奴娇

第三首念奴娇

第三首念奴娇

突然想起了一个话题:界内文明的背后意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古时候至近现代存在的表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起源于商朝,盛行于周朝,后来形成了一种制度。直到近代仍然被许多知识界和文化界的人使用,如胡适字适之,孙文字载之,毛泽东字润之。现代则已经很少人使用了,但中国人口现有十三亿,同名同姓发生率过高,文化界现有意恢复表字制度,有些喜爱历史学的人拥有表字,比如李浩然字子檀,周启星字承启,张策字竹朿。(作者菌字元无),这便是一种空间和时间上的界内文明,它存在过,但是却不被永远的传承下去,反而是在一定界限内生存。这里可以折射到宇宙,(想起了三体的一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宇宙很大,但也很小,就目前来说,大是因为空间,小是因为时间。人类的整体可以做为一个界内文明,它必将受其它文明的影响,或者在过去,又或者在未来……额,有点科幻了,不过这也算是剧透,作者菌的念奴娇基础就是这样设定的,历史与现在的交替……不多说了,上今天的词。

念奴娇(九日作)

姚述尧

山城秋好,正西风淅淅,登高时候。杖倚徘徊凝望处,翠叠万山如绣。云绕禾场,烽沈戎马,田野欢声凑。琴堂无事,何妨同泛香溜。

况有庭下黄花,遍河阳、尽把金钱铺就。一坐簪缨谭笑里,尘脱风生清昼。饮罢龙山,诗成彭泽,灏气森星斗。醉归凝伫,美人时炷金兽。

老杜九日诗:“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

"山城秋好"山城秋好(念奴娇),这里指秋天到了又到了重阳节,"正西风淅淅"西风淅淅沥沥的吹着,"登高时候"现在正是登高,遍插茱萸的好时候。很正常的开场,主要写秋景和要干的事(饱含深意……)。

"杖倚徘徊凝望处"倚着爬山用的木杖徘徊着并眺望远处,也就是登高的习俗。"翠叠万山如绣"绿色的植被重重叠叠,山连着山如同锦绣一般。坐在大马路边上码字的作者菌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这么真实,却又陌生啊。

"云绕禾场"这里意指秋收之景吧,"烽沈戎马"烽火沈沉胡人走马,忽然带来一种肃杀之景。"田野欢声凑"田野间大概都是丰收的欢乐之声吧,凑在一起,好像一曲乐曲(太平?)。

"琴堂无事,何妨同泛香溜"琴堂没有什么事,是因为职业被抢了,不如一起游赏于这香尘之间。念奴娇来问仙龄,却笑此生还不清。

中场,今天就来一首杜甫大大的诗吧。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耶 娘 一作:“爷”)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翻译:

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爹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行军时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以致看不见咸阳桥。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入云霄。

路旁经过的人问出征士兵怎么样,出征士兵只是说按名册征兵很频繁。有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纵然到了四十岁还要到西部边疆去屯田。到里长那里用头巾把头发束起来,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疆。边疆无数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开拓边疆的念头还没停止。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州,百千村落长满了草木。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土里的庄稼也长得没有东西行列。更何况秦地的士兵又能够苦战,被驱使去作战与鸡狗没有分别。

尽管长辈有疑问,服役的人们怎敢申诉怨恨?就像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出?如果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下男孩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间。您没有看见,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没人掩埋。新鬼烦恼地怨恨旧鬼哭泣,天阴雨湿时众鬼凄厉地发出啾啾的哭叫声。

还有注释,这才像诗词鉴赏嘛。

1.兵车行:选自《杜诗详注》。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中后期。当时唐王朝对西南的少数民族不断用兵。天宝八年(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

西安北部)一役,死数万人。十年(751),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八万进攻南诏(辖境主要在今云南),军大败,死六万人。为补充兵力,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往军所,送行者哭声震野。这首诗就是据上述情况写的。这是一首乐府诗。题目是诗人自拟的。

2.辚(lín)辚:车轮声。《诗经·秦风·车辚》:“有车辚辚”。

3.萧萧:马嘶叫声。《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

4.行(xíng)人:指被征出发的士兵。

5.耶:通假字,同“爷”,父亲。

6.走:奔跑。

7.咸阳桥:指便桥,汉武帝所建,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唐代称咸阳桥,唐时为长安通往西北的必经之路。

8.干(gān):冲。

9.过者:过路的人,这里是杜甫自称。

10.但云:只说

11.点行( xíng )频:频繁地点名征调壮丁。

12.或:不定指代词,有的、有的人。

13.防河:当时常与吐蕃发生战争,曾征召陇右、关中、朔方诸军集结河西一带防御。因其地在长安以北,所以说"北防河"。

14.西营田:古时实行屯田制,军队无战事即种田,有战事即作战。"西营田"也是防备吐蕃的。

15.里正:唐制,每百户设一里正,负责管理户口。检查民事、催促赋役等。

16.裹头:男子成丁,就裹头巾,犹古之加冠。古时以皂罗(黑绸)三尺裹头,曰头巾。新兵因为年纪小,所以需要里正给他裹头。

17.还(huán)

18.边庭:边疆。

19.武皇:汉武帝刘彻。唐诗中常有以汉指唐的委婉避讳方式。这里借武皇代指唐玄宗。唐人诗歌中好以“汉”代“唐”,下文“汉家”也是指唐王朝。

20.开边:用武力开拓边疆。

21.汉家: 汉朝。这里借指唐。

22.山东:崤山或华山以东。古代秦居西方,秦地以外,统称山东。

23.荆杞(qǐ ):荆棘与杞柳,都是野生灌木。

24.陇(lǒng)亩:田地。陇,通“垄”,在耕地上培成一行的土埂,田埂,中间种植农作物。

25.无东西:不分东西,意思是行列不整齐。

26.况复:更何况。

27.秦兵:指关中一带的士兵。耐苦战--能顽强苦战。这句说关中的士兵能顽强苦战,像鸡狗一样被赶上战场卖命。

28.长者:即上文的"道旁过者",也指有名望的人,即杜甫。征人敬称他为"长者"。"役夫敢申恨":征人自言不敢诉说心中的冤屈愤恨。这是反诘语气,表现士卒敢怒而不敢言的情态。

29.役夫:行役的人。

30.敢:岂敢,怎么敢。

31.且如:就如。

32.关西:当时指函谷关以西的地方。这两句说,因为对吐蕃的战争还未结束,所以关西的士兵都未能罢遣还家。

33.县官:官府。

34.比邻:近邻。

35.青海头:即青海边。这里是自汉代以来,汉族经常与西北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地方。唐初也曾在这一带与突厥、吐蕃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36.烦冤:愁烦冤屈。

37.啾啾:象声词,形容凄厉的哭叫声。

好了,休息完神精(这词不好用啊)气爽……

"况有庭下黄花,遍河阳、尽把金钱铺就。一坐簪缨谭笑里,尘脱风生清昼。饮罢龙山,诗成彭泽,灏气森星斗。醉归凝伫,美人时炷金兽。"

况且在院子中还种着菊花,不是有一句“待到重阳日,还来旧菊花”嘛。河阳,潘岳为河阳令,种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也就是指菊花种遍,像是用金子铺成的一样。

"一坐簪缨谭笑里,尘脱风生清昼。"全部在坐的人,都是显贵,簪(簪花仕女图……)缨古代官吏的冠饰。 比喻显贵。谈笑之中,这红尘凡景尽随清风逝去。生于斯,夕于斯。

"饮罢龙山,诗成彭泽"在龙山喝罢,龙山有可能是代指,「魂乎无北!北有寒山,逴龙赩只。」东汉·王逸注:「逴龙,山名也。赩,赤色,无草木貌也。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逴龙。其土赤色,不生草木。」又在彭泽作诗。彭泽,这里双关陶渊明,用心良苦,用心良苦。"灏气森星斗"灏(hao四声,音浩)气,正直之气直冲星斗。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许(居然有点忘了),其名为浩然……

"醉归凝伫,美人时炷金兽。"喝醉了,停滞不动,而一边的美人将金兽炉点燃。(莫名想起了迷魂引)。

所以还是,欲知后诗(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怎么可能是诗词鉴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别追了,我都逃到东京留学了》《看我拯救黑化少女,反派系统急了》《穿书后,我爱上了虐文女主》《魂淡!我是棋圣不是情圣啊》《在约战变成精灵的我拒绝约会》《我不想一直这样下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