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小说网> > > 第一百二十七章:失落万分的胜利,荣光无限的失败

第一百二十七章:失落万分的胜利,荣光无限的失败

第一百二十七章:失落万分的胜利,荣光无限的失败

德国的裁军终于完成了,但是当局却把新整编的60万人划分为三个军群。

分别是西方集群、东方集群与南方集群。

集群的编成都是“训练以备治安”而用,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和会后的一年多,德国连一场军事演习也没有,也没有生产军用飞机、大型装甲车与重型战舰。

60万人被划为46个师,其中原国防军与原巴登军占了大半数,预计在博克多从陆军总司令的位置上退下来后,负责奥尔登堡-巴登的西方集群就要由其负责了。

在国联的监督下,一场关于阵地战或是整体战的教程与宣传都没有在军事院校进行,实际上取而代之的是在各个科研与相对隐秘的部门进行的大型理论模拟。

在第四局释放的烟雾弹与侵蚀的掩护下,机动作战预演变成了货物运输练习,装甲部队的主要作用在布伦瑞克会战中已经初现------这通常被认为内战中“最要命的军事冒险”。

而曼施坦因由于与博克多、阿尔布雷希特一直不和,在升为中校后便从参谋部高层被调往但泽当教官了。

本来根据法国人的要求,参谋部是要解散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付诸实现。

德国开始大量生产机动车辆,其中包括卡车一类的,在这方面,军方在克罗休夫特的建议下,又与太脱拉卡车公司进行合作。

新研发的卡车运载量与效率远比英国的福特T型皮卡或是FWD B型卡车以及法国的Berliet CBA卡车与Chatillon-Panhard卡车要高。不如说,英国在一战中由于地缘孤悬海外,对于陆路运输远没有欧陆上的国家重视,而法国财政尚且十分困难。

因而,德国此时对于机动车辆与装甲部队的重视以及其国内环境,是要优于任何一国的。

根据A7V装甲运输车与Büssing KZW 1800火炮牵引车以及戴姆勒Marienfelde卡车的原型,尤其是在奔驰公司与戴勒姆公司于1923年在斯图加特合并为奔驰-戴姆勒汽车公司后,关于这方面的前景便进一步广阔而明朗起来。

与柏林或是波恩不同,甚至与慕尼黑也不同,在其他大城市人口负增长的时候,斯图加特却迅速发展,人口也于1922年末达到了巅峰------88万人。

但是这种膨胀乃至爆炸式的发展显然为这座偏安一隅的城市带了很大的压力------不过还有很大的机遇。

在梅塞德斯-奔驰品牌的推出后,德国一下子带动了鲁尔区与其他工业区的发展,在其工业根基与活力、潜力都没有遭受重创的情况下,以及容克集团之流的利益平衡化与新国家统一后的浪潮,使得其一举在1923年末扭转了对法国与意大利在工业产品上的贸易逆差。

新式的MP24A冲锋枪以轻武器的名号问世,它的弹夹容量足有66发,在体型上的确是“轻型”,不过从设计上似乎是带有着些苏式的风格,火力输出能力却是胜于其在1921年-1922年的型号。

反器材与对空武器开始以小规模发展,因为许多的限制,从而多以在外国(比如瑞典与捷克)合作的形式。

就连德国民众甚至是大部分军人团体都没意识到国内军备的迅速恢复,在国际舆论上,对于德国的“新和平发展”也并没有大的是非之论。

德苏的外交联系却是微妙而稀少的,在欧洲世界的再平衡没有达成前,一切对于中心力量的轻举妄动都是自寻死路。

而在海军方面,公海舰队被改名为“守备舰队”,但基本的编成都没有变动。

------然而,在隐秘的计划下,对于大型战舰的现代化改装也提上了日程。

空军方面,虽然军用飞机只有300架,但是各种“培训中心”与“民航试点”却是层出不穷,官方似乎是想让德国人都清楚飞机这玩意到底有多重要。

而在英国皇家航空公司短暂的垄断后,德国民航随之崛起。

。。。。。。。。。。。。

在原本历史中,接受凡尔赛和会惩戒的德国工业生产的“摧毁”其实并没有大众所认知的那么绝对。

在工业生产方面,1927年已经恢复并超过了一战前的水平,1929年恢复到压倒英法的优势,生铁产量达1320万吨,钢则达1600万吨,而英国为980万吨。

化学工业产量比英国多1.5倍,比法国多2倍多。

电机工业方面占绝对优势,1925年时超过英国2倍,超过法国4.5倍。

国际贸易方面,德国又上升到极为重要的地位,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英美。

而英美法在当时都具有广阔的殖民地,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在一战后却是几乎全部丧失------数据或许是最能说明问题的。

在一战后的短短十年内德国的经济确实创造了发展的奇迹,但是却也是一段时间里再崩溃的前兆------不管怎么说,这还是大大地为德国恢复了元气。

而在英美的大大妥协下,这个世界的德国不需十年,只用了三年便创造了更大的奇迹。

先前的世界大战中,德意志帝国有近两百万人死于战争,一百多万人伤残,几十万人死于饥饿,瘟疫,经济濒于崩溃,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工人与其他职工实际工资减少,社会几乎走向崩溃。

于是乎,对于原本历史中战后英美的扶持与潜在输出实际上使得没有遭受到战争摧残的德国工业体系大大膨胀。

相比于法国,战争使得法国约7%的领土和大部分工业和富足的地区遭到德军的占领和蹂躏,约25%的产业遭到战争的破坏,物质损失更是高达1340亿法郎。

一旦战争结束,生产需求的产生,资金的到位,这些工业生产必然会迅速运转起来,从而为经济的快速恢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而同一时候的法国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对伤痕累累的战争破坏地区进行重建。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1919年时德国经济较其邻国的优势比1913-1914年更明显了!

而现在?

德国在欧洲世界经济上的强势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

再造的工业温床与适宜的民族思潮,外国极少的实际干涉与无伤大雅的战争赔款,谁敢像原本历史那样说“德国已经完了”?

一战中容克地主和垄断公司在战争中实力加强------德国的工农业虽然在一战中遭到巨大的损失,一定程度上甚至已经到了面临濒临崩溃的地步,但是这些损失都承担在了广大人民群众身上,并且工业的损失只是局限在小型企业,轻工业以及一些日常生活领域,协约国对其的伤害,在战争手段上只有薄弱的轰炸,经济手段唯有封锁。

而容克地主和垄断资本家在战争中却大发横财------克虏佰公司1913-1914年获利7500万马克,1916-1917年增加至175000万马克。

可以说一战不仅仅没有使德国的垄断遭到损失,反而使垄断进一步增强。

这就使得德国在一战后的经济结构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德国经济中的强势群体在战争结束后变得更强,而那些弱势的经济体在战争中已经被淘汰,应该说战争中摧毁的是德国经济结构中的弱势经济,而德国的经济和工业潜力并没有收到多大的影响,反而加速其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这种集中是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的,一旦发展经济的条件到来,其经济必然会有新的发展------这也便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形势的大改变所导致的。

而现在?

法本化学公司和联合钢铁公司提前了数年建立,法本化学公司几乎完全控制了德国的合成炸药以及人造纤维和颜料的生产,联合钢铁公司则垄断了德国石煤和生铁方面的50%与钢生产方面的40%。

随之政府的介入使得垄断情势处于一种抑制的状态,在和平时代且战后温和的情况下,政府在年轻人的引导下使得这些垄断产业达成了妥协,从而在实质上屈服于国内。

德国在原本历史的赔款有2260亿马克(后减至1320亿马克),而德国采取了“履行它,就是要证明它无法履行“的策略,消极对待战争赔款,并且利用英法与美国、 英国与法国的矛盾,以赔偿战争赔款和经济危机为借口,使得协约国在1924年8月的伦敦会议上通过了援助德国的“道威斯计划”大量英美资本注入德国(其中七成是美国资本)。

根据计划给德国的贷款就达326亿多马克,而这期间德国支付的战争赔款只有114亿马克。

所以,即使在原本历史中,所谓赔款也并不是什么包袱。

而德国正是利用了这个所谓的包袱,通过借鸡下蛋的手段,吸纳了战后经济恢复发展所必须的资金和技术。大量的资金的到来,实际上是协约国内部资金的流动,这些资金不仅替德国偿还战争赔款,而且为经济的恢复提供资金,大量的资金和投资无疑为德国经济的恢复注入了强心剂。

而现在266亿马克的赔款,却显得如同玩笑,倒是奥地利、匈牙利等承担了比原本历史更大的赔款,从而激发了更大的潜在矛盾。

英国人是首先认识到这个事实的,而美国则是对此漠不关心------“光荣孤立”复制到了华盛顿,没有加入国联使得美国开始对国际事务的处理反感起来。

而且美国女性群体地位的迅速上升也使得其自身被迫地开始进行一场上下交替的社会改革,社会风气的开放也使得其经济活力与总体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美国经济强国的地位,德国在短时间内还是无法颠覆的。

而英国则力求由德国代替法国,它迫切地希望牺牲一点点海权上的利益,从而使得二国的经济与科技合作可以大大替伦敦解决供血不足的问题。

德国的表态也当然决定着接下来欧洲世界的格局变化。

法国在这时却是在士气与思想上,都达到了最低水平,几乎要下滑到普法战争时期了。

根据这种现象,一位意大利政治家评价到

------“现在,全欧洲都在看着两个大骑士千年以来最后也是最奇怪的决斗:明明胜负已分,败者却欢欣鼓舞,胜者更是哀叹连连,想必谁都知道下一次的决斗结果了---这便是失落万分的胜利与荣光无限的失败。”

。。。。。。。。。。。

PS:这次咱为了讲清楚,可是长♂了很多呐,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是吧,咱超勇的吧,那就给咱点月票吧(滑稽)

1921的冬天与符滕堡的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我的剧本世界在自主运行》《我是舰娘》《我的师妹是妖女》《交错世界之学院都市》《认清现实后,她们开始追夫火葬场》《好徒儿你就饶了为师伐》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