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男生 > 科幻末日 > 高达C.E.88镇魂歌计划

机体设定-宇宙纪元现时的机动兵器

高达C.E.88镇魂歌计划

  

宇宙纪元现时的各种机动兵器:

从原初动力服到现代动力服,吸取MS理念的新生力量

单兵级:

- 强化服: Powersuit PS或称动力装甲,动力服。

乔治·格伦开发的动力强化服,可以在宇宙中进行工程建设工作的外装甲型宇宙服。MS的前身。目前依然广泛运用于航天工业和民用领域。

- 突击用动力装甲: Assault Power Suit APS/G力对应用核心单元:CGPS Unit

在标准服的技术线上改装的战斗用动力外骨骼,也有装置在MS机舱中,集成了管制单元及抗G力装置并搭配线性缓冲座椅使用,甚至可以接续MS用的大型生命维持系统的集成单元系统。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步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和MS机师抗G力和脱离机体的战场生存能力。由于整合了MS的核心单元,一些型号在市场上属于军用管制型,但简化型的动力装甲不仅配备于世界各国,还对外输出到各行各业。

模块化的军用型外骨骼可以根据任务不同搭载不同的单兵装备。

- 飞行动力装甲 Flight Power Suit FPS

用于空降部队的动力装甲。宇宙用空间作业服的军事化版本。也有作为飞行运动的民用、竞赛用版本。能够在空中进行微动力滑翔,一些设计可以贴附于金属表面。

- 水用动力装甲:军民两用的工程用动力装甲。平均最大深潜为七十米。能够在海水中灵活进行维修工作。其设计框架“Over Frame”也可以装备在MS上。

- 土木工程用大型动力装甲:全高三米的大型动力装甲,用于工程建设。

装甲部队级:

- 战术装甲 Tactical Armor:

重攻击用的重型外骨骼,Overframe进一步小型化的实验平台。开发上逆向使用了迷你MS的数据。内部也可搭载小型的外骨骼管制单元。俗称 T.A. 。配备在各国装甲部队,作为城市中代替坦克部队随同步兵车巷战作战的先锋。拥有相当程度的防御力,并可装备密集阵、导弹发射器和轻榴弹炮。就火力上讲,能够让单兵发挥出不弱于步兵战车,略低于坦克的火力压制能力。一般大小约为三到四米。将动力-控制单元进一步紧凑化,能够进入建筑物内的小型版本并预定搭载战术AI单元的“两米级战术装甲”是东亚共和国的研究目标。

战术装甲是流用了一部分MS技术的强化外骨骼,由于可以使用口径较大的武器,对轻装甲目标有相当大的威胁。但因为动力系统的缘故,不能使用耗能大的武器和装甲系统。在巷战中其速度比坦克要快得多。搭配滑走轮时全力奔跑可以达到一百五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

由于同样使用一部分MS技术,但以主战坦克及装甲战车为基础平台发展而来的竞争机“步行战车”(WMPT/IMPT)的开发,以动力装甲为基础开发的战术装甲受到冲击,近年来的开发项目大多陷入停滞。

- 重型宇宙战斗服:HCCS

宇宙纪元初期为了应付宇宙空间单兵接近战而开发的重型战斗服,是太空服的军用强化版本。其装甲材质为碳纤维、钛合金和陶瓷复合材料。用于攻击据点用的压制装备,拥有生存系统,可以使用备用电源维持使用者七十二个小时的太空生存需求,而实际上其战斗时间往往不及如此时长。因此重型战斗宇宙服也被用在长时间舱外工作上。由于宇宙战斗中MS为主流装备,该装备多由需要进行接舷战斗的海盗所使用,因此诞生的黑市交易也被各国所打击。

虽然在设计上有所不同,搭载生命维持装置的动力外骨骼系统,在宇宙中也有和重型宇宙战斗服相似的功效。但相较而言,其重心更偏重生命维持功能。

- 迷你型MS/机动胶囊:

自宇宙开发时代就已经存在,旧型宇宙用工程器械的发展型。参与过数次宇宙战争的机动胶囊(Mobile Pod) “米斯特拉尔”(12)依然以可靠的功能和易操作性活跃在殖民地的建设工程中。和旧型号一样,现在的迷你型MS依然可以换装组件用作军事用途。

虽然是工程机的发展型,由于在后续开发中,最早引入了MS的设计理念,其能力大幅贴近其引申产物MS。 MP膨大的体积可以搭载更加完善的动力系统。因此MP的力量相对而言比战术装甲、重型宇宙服更大。

基于数次战争的经验,MP在运用得当时甚至可以对付MS。但缺点是由于功能的限制,电池容量太小以至于不能自带用于进一步驱动高能耗武器的动力装置,因此MP广义而言。大多不能装备现阶段MS所能自如运用的光束射击武器。

战术级:

- MS:

“比肩战舰的火力”、“超越战车的装甲”、“不输战机的机动性”(*)。以此为中心思想,以宇宙开发事业所使用的动力服、重型工业设备和能在崎岖地面移动的多足重型动力工具为基础设计的机动战士“MS”,已在宇宙纪元的一连串战争中确立了其在战场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普通的第二、第二代半MS(G-Project 1/2 1st /2ndStage (5))拥有常规的十八米级身高。积层、超高张力钢材/陶瓷复合材料、相转移装甲所带来的高防御力。由于大小小于MS的常规火力平台目前遇到动力设施无法和体型匹配的瓶颈,而不能灵活使用光束兵器。因此能够使用光束攻击/防御装备的MS对常规武器具有相当的威胁(6)。拥有一般被战舰级常规武器配备的光束武器和强大的防御力让它们成为战场的王者。目前的MS能够利用标准配置(7)的光束盾牌和光束武器轻松消灭常规的坦克中队甚至驱逐舰。威力巨大的光束武器在大气圈的损耗下,对地面目标依旧有着压倒性的威胁。借由光束盾牌、相转移装甲带来的高防御力,常规武器也较难伤害到MS。

除非遇到机动装甲或是使用粒子束武器的机动炮艇,否则常规武器在一般情况下很难将其破坏。虽然违反旧兵器学的常识,但目前MS相互击毁的原则已成为共识。不过,将高威力光束武器进一步小型化反哺传统武器的开发和空优MA的研究仍然没有停止。

- 重型MS:

高度二十至三十米,甚至四十米的大型MS能轻易投射压制城市规模战术地段的火力,属于对大范围地区展开毁灭性打击的战略级火力投射平台。四十米级别的重MS属于战略武器限制谈判的要点。

P. N. A. 及Z. A. F. T.现时的机动兵器:

盖茨系:

ZGMF-604SC

盖茨SC

盖茨R的上位改良机种,统和设计局于80年设计开发。

考虑到和地球圈各国协同行动的因素,通用性得到极大提高,一般通用基于盖茨系背包为基础,内藏导弹发射器和光束剑的高机动战术背包和“烈焰老虎”同型号或增强型号的飞行背包,但也可以搭载万用型号的背包武器系统。右肩部为固定式,经过抗光束处理的弧面大型盾牌兼作光束发射器及大型光束剑,对舰火箭炮的防护盾。左手臂上则搭载了新型的活动式折叠盾牌,该盾牌可以通过折叠、旋转移动以强化定点的防御,同时也可通过展开而获得更大的防御面积,盾牌内部内藏了多用途飞弹发射器。配置了两面盾牌,以及延续自ZGMF-056S脉冲高达的核心战机系统,是一面参照了联合系MS手持盾牌的灵活性,一面延续了换装系统的优越性及保障宝贵驾驶员的生命安全优先的卫星制造局设计理念。

由于同时由联合系及卫星设计局开发,全身装甲为直线弧线共存的特征型构造,可以通用地球圈各公司生产的全型号武器。并可使用巫师武装系统、剪影系统灵活对应战场形势。甚至预定搭载新型的联携AI战斗系统(10)

动力方面则为超小型电池包和外部氘核充电系统结合的混合动力系统。由于内置了数个缓冲电池包,该机体在使用电池及充电系统为动力的前提下,运用轮换充电的电池组大幅提高了武器的出力和续航时间。在隐蔽状态下甚至创下上千小时的巡航记录。

作为现行高端量产机,虽然预定作为在PNA内部代替“ZGMF-2000烈焰老虎”的新一代高性能机体,但先行生产机依然优先配备给国家军(PNA)中的精英驾驶,并配备至各重要防线和旗舰。目前配备该型号机体最多的是冈瓦纳舰队。

YMF-P605PS

盖茨火力型/盖茨P

由于动力系统的提升,采取了联装式超小型电池包和氘核充电系统相结合的更高动力,使得同时使用高能量武器成为可能。背部的背包和腰部的磁轨炮均换为同ZGMF-X19A/20A无限正义/强袭自由同式样。为盖茨S型的强化版本。但由于搭载了固定武装,因此取消了核心机,也不能使用剪影系统。相对而言,生产性得到了提高。

该机体的开发团队和战斗资料一说也一并投入了次世代战斗系统“MPT扎古勇士”的开发之中。

ZGMF-601R2

盖茨R2

ZGMF-601R“盖茨R”的后续生产机型。为主力量产机型之一。其磁轨炮变为移动式样,并在磁轨炮身上整合了光束枪单元。腰部的回转机构内藏了将EEQ7R有线爪进行简化后的有线光束剑,在将磁轨炮转动到腰后时可以展开。这是综合了士官学校建议和实战人员反映后设置的折衷办法。在推进系统上,进一步检讨了推进系统而设计了可以在需要时展开的内藏式副姿势控制器,并实验性地(后续装置在盖茨SC上)在背包上设置了多用途飞弹发射器。复合攻击盾牌铺设了抗光束涂层,并将内置的光束剑改为双用式样。目前广泛地配置在各战线,并因R型素体优秀的操作性得到一致好评。

YGMF-604A

高机动盖茨A/扎多兹

负责生产盖茨系机体的统合设计局和军械库市的兵工厂设计局共同开发的实验机,用于和卫星设计局开发的盖茨S竞争的机体。

开发时综合了盖茨系和西古系的数据,最后采用了盖茨的素体和一部分西古系设计(如腿部单元的设计和肩部可展开式气动翼)为基础。综合了实战人员的经验而使用了西古AX(尸装X型)的推进器(后来应用在西古AX上的该推进系统,当时依然停留在设计图上)进一步修改后的大型翼状推进器,并整合了可以进一步展开的副姿势控制器,使得扎多兹拥有目前最大型化的推进系统。原定基于R型的箱式背包体积减半,并装备了成功应用于R2型上的飞弹发射器。

该机体最大的特点,就是装备了发展自YMF-X000A“勇士高达”,并在“盖茨”上得到实用化的“飞鲨”线控武装系统。装备在扎多兹上的线控系统整合了光束炮、光束剑和光束爪,并设置了三座小型的姿势控制器,其操作模式则依靠发展自“烁刃”的简易龙骑兵技术,并导入一部分次世代龙骑兵技术辅助的半自动系统。尽管广受老兵欢迎,该武装却依然成为了对驾驶员的要求相当严苛的设计。本身作为剪爪的线控炮可以捕获、切断敌机的同时,由于整合了ZGMF-2000“烈焰老虎”的猎杀鞭,本身亦具有利用高压电流和电热效应停止敌机或伤害驾驶员的电击功能。由于施加了抗光束涂层,可以穿透光束盾牌以进行攻击,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下用于折射步枪的弹道。

除了进行线控武装系统和推进方面的增强,该机体本身也施加了动力方面的强化,胸部一并移装了取自AMA-953“巴比”上的复相炮和取自**F“迪恩”的连装导弹发射器而具有强大的正面攻击力。复合防盾沿用了R2型的设计,并换回了发展自原型的“双重光束炮/爪”系统。

由于本身是作为西古系和盖茨系两条延长线上的机体,因此最终的定名在设计团队间有所争议。最后本机以“高机动盖茨A型”和“盖茨S”型(SC型的测试机)参与了盖茨系次世代发展机的竞争,但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该机的开发理念已经脱离了主战机体的范畴而应被视为新系列的机体,因此将机体私下命名为“扎多兹(ZADoEIZ)”。

竞标的最终,卫星设计局的“盖茨SC”由于平衡性能和集合了“剪影系统”带来的广泛运用性能获得了作为次时代机体的先行量产权,相对的高机动盖茨A则仅仅接到了几位少量的订单。先行试验的三机被施加了蓝色金边的涂装交由进行了评价试验的卡维恩队,而后续的少量订单则预定和西古AX一样,采用低可视度的灰色或水色涂装。

迪恩系:

AF-011C

迪恩SC

空战型机体迪恩的宇宙用机动性强化版本。头部有可放下的防御罩。可作为SFS(副飞行系统)使用。也可以搭载EWAC系的管制、电子战单元。

由于其变形后集中推进喷口和新型推进器所带来的强大推力,在大气层里有时会有出力过当的缺陷,因此交由大气圈内使用的迪恩SC需要按规定追加出力限制,不过PLANT未在地球圈登记该机体的服役记录。

金恩系:

ZGMF-1017M3T

高机动型金恩III型

提升了动力系统。整合了II型和I型的战斗数据所开发的金恩系上位量产机。其翼形活动喷口更加灵活,外壳也更加简练。涂装一般为灰白色。和II型最大的不同是将逆向前方的感应天线换成了骑士头冠型的全角度感应阵列以及搭载喷射装置集成武器库系统的后裙甲。标准配备为光束军刀、光束步枪、光束/实体复合盾和用于刺击PS装甲的三犄破甲剑。设计上为偏重接近战和高机动战的机体,因此对机师熟练度要求较高,虽然在惯于驾驶金恩系的老兵内评价较高,新兵评价普遍不如ZGMF-X010大魔骑兵II型,综合考虑下仅作小规模量产。

ZGMF-1017MC

高机动金恩C型

考虑到II型参与过投下尤里乌斯七号的恐怖袭击等政治因素,II型停止生产之后对于金恩系机体的综合提升计划所生产的机体被统称为C型。该型号为整合II型战斗数据后反馈到I型的再设计。和III型的差别在于其鸡冠状的头冠感应阵列和和I型同样,标志性的外露腿部全角光波喷射器。标配了搭载光束剑的光束/实体弹机关枪和实体对光束涂层盾。作为战后大量生产的主力机种之一,部分老兵自行将光束剑更换成承自II型的抗光束武士刀或抗光束刺剑,优秀的机师甚至可以用抗光束武士刀来抵抗光束武器的攻击。

扎古勇士系:

ZGMF-1102

扎莱特

整合化后的扎古勇士直系机,取消了幽灵背包系统之后,使用更加强化通用性的大规模建制用量产机种。出力较扎古勇士有所提升,并且为了殖民地内的作战进行了轻量化处理。最大的特征是使用圆筒形弹鼓的光束冲锋枪和头部监视器滑轨周边的跳弹板。

和扎古勇士不同,其队长机的天线在头的一侧,并可外挂近接密集阵。

ZGMF-1001A

先行量产型高机动扎古勇士

通称A型扎古勇士,用于千禧年系列机体换代的过渡机体。该机种是将ZGMF-1000扎古勇士进一步强化后的精英驾驶员专用机。腿部单元换装了高机动金恩C型的大功率全角光波推进装置,拆除了巫师武装更换系统并增强了推进背包单元的出力。专门设计的背包拥有特征性的双排鳍式喷嘴阵列,左右共装备了八枚姿势变换喷口,使得本机的机动性和旋回速度大幅超越了现有的其它机种,因其装置了加大的主推进喷口,其直线加速能力也获得了极大提升。双肩的盾牌换装为同ZGMF-056S“脉冲高达”同型的伸缩式反光束盾牌,并在内部设置了武装挂点。和原型不同,其标准武装列表内配置了一对光束军刀,收纳在腿部单元内。先行量产机优先配备给了七支“冈瓦纳舰队”中的驾驶员,其头顶的单只刃状天线得以继承,同正式量产型有所区分。

ZGMF-1001R

高机动扎古勇士

通称R型或B型扎古勇士。和先行量产的A型只有头部天线位置的区别。先行量产型的单只刃状天线在头顶,正式量产的R型的天线成对并装置在机体头部单元两侧。这样的设计是鉴于先行量产型的测试数据,在R型的机体头部单元设置了一对近接防御用的火神炮阵列所致。和A型不同,R型的标准武装列表内去除了光束军刀,取而代之的是固定在光束步枪上的实体/光束复合刺刀。这一设计使用了高机动型金恩的战斗数据。但实际上由于腿部内藏的光束军刀挂架依然保留,许多驾驶员都会想办法利用起多余的空间。

ZGMF-1001D 扎古幻影D型

增强了防御系统的扎古幻影。胸、裙甲部增设了带有辅助喷射器(一些部位集成隐藏臂)的反应装甲。腿部增设了和高机动金恩II类似的推进器。

全身的装甲根据个人战斗数据进行了部分PS化,因此每架机体都有所不同。增设了移自ZGMF-604SC“盖茨S”的增强电池组件,将盾牌换装为可以偏转光束的弹性装甲。也可以使用幻象化匿踪系统。本身搭载了强力的干扰装置。一般为特务队所属,监察官部队(ISPETTORE)所使用的镇压用机体。因此机体各部位都增设了对人、轻装甲目标的压制性武器。考虑到任务的特殊性,机体的单眼监视器被改装为带有辅助护目镜的双眼风镜型监视器,并配发加装了侦察兵雷达和偏转收束器,用于精确压制的光束机枪/狙击枪。头部由于追加了索敌系统和防御偷袭,装甲更加大型化。头顶一般会加装刃状或角状定向增强天线。

ZGMF-X3000A

通称“MPT勇士”,量产T型扎古勇士

T型扎古勇士是因应宇宙军再编成的3000系列所开发出的先行核动力试验量产机,设计上为准第四世代标准。目前量产共计三十二架,全部为试作型。记录服役零架。

T型是原扎古勇士测试型的再生机体。搭载有HD机关,作为第三世代量产MS的最高标杆进行开发。包括在胸部设置“超级烈火”复相位炮,背部配备磁轨炮、地狱犬光束炮、断钢剑等设计均有向第三世代机体最初四机看齐的意味。拥有能快速压制敌军的火力配置和强大的VPS装甲,并同时配备了积层盾和光束便携盾。配置的格斗武器为“英仙座”光束剑,是“仙后座”光束剑的进一步改良版本,藏于盾牌内侧。其拥有更大的出力之余可以设置待机模式以减少能耗。机体的机动性能由追加的光波推进装置而得到提高。

外观特征是搭载了电子战单元,向后扁化的大型化头部天线罩,师承“烈焰老虎”高耸的刃状天线和承自“大魔骑兵”的十字形单眼监视器滑槽,有些T型的测试员则偏好在监视器滑槽上同“扎莱特”一样装置反便携式火箭弹的跳弹板。

烈焰老虎系:

ZGMF-2000

烈焰老虎

Z.A.F.T.,共和国军共用的主力量产机种,由于和巫师背包系统的共通性能得到验证(11),因此逐渐取代已经被A型扎古勇士替代的扎古勇士系列,作为和西古AX、盖茨R2、高机动金恩C型同位的主战机体。两者的区别仅在于配色(ZAFT为延续量产机,较深的蓝色,PNA为偏白的水色)。武器均可共通使用。存在大量不同的个人改装型号。

ZGMF-2000TH-A/B

雷霆老虎

ZAFT开发的精锐驾驶员配备机,由于和高机动扎古勇士竞争时综合能力不平均导致本机型最终的实际产量并不高。也有在海外目击到改型。本机大幅强化了火虎系的近战能力。除了将盾牌进行最新的抗光束处理及大型化外,还将肩部的冲角换成了可选式的双刃回旋镖(A装)和短刀(B装)。该机体大幅强化了机动性能,其腿部线条的改变暗示加装了大型推进装置。其背包也可以换装幻影系的强袭支援装备。雷霆老虎的腰部装备了ZGMF-800“盖茨”的有线刺刀,推测是因应老兵需求而追加的装备。

本机的光束重斩刀外形接近金恩的斩刀,并且进行了先端的大型化。巨大的前刃内藏四个小型制御喷口,用于增强斩击的破坏力和突刺的穿透力。但由于武器重心发生了改变,只有高素质的驾驶员才能充分发挥这新型武器的实力。

ZGMF-X2000CQGB/K

无畏者/勇者老虎 (GOUF Dreadnought)

ZAFT基于ZGMF-X2000CQGB&S“烈焰老虎破碎者·改”所开发,白兵战用的特化型老虎。其腿部换装了ZGMF-X010T“大魔骑兵II”型的悬浮喷射装置。全身各部位在“烈焰老虎破碎者”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大出力化和补强。其双膝内藏使用刺入式穿甲弹的打桩机。取消了背部评价不高的破碎球,将爆栓钳进一步强化后,装备了发展自爆栓钳,同时用作盾牌的粉碎钳。

主武装为对MS实体/光束骑兵枪。这是在整合前两次战争中近战武器的使用效果后再检讨后的武器设计方向上,统合设计局依两种使用方式设计的两种新型格斗武器中的一种:针对对大型目标,发展自光束对舰刀,以斩击为主的光束重斩刀已配发给ZGMF-2000TH“雷霆老虎”使用;偏重快速且有效的攻击,发展自高机动金恩使用的刺刀,在末端整合光束斧的格斗刺枪则配发给该机体使用。

该武器可在实体枪的枪身上展开光束盾,应用光束盾的攻击性快速突刺敌机,由于操作便捷,被认为和拥有强大爆发力和力量的本机,及快速阻止敌机进攻的设计目的这两方面的相性较高。锥形枪身的底部大型化的环面前后都装置了小型喷口,用以增强突刺的效果以及吸收突刺攻击后对枪身的冲击力。枪柄部末端的光束斧是“扎古勇士·斩”的改型。

因为该武装“穿刺攻击”的性质,在保证威力和提高有效性的前提下,对建筑物和目标MS本体破坏较小而适用于以防卫殖民地等高价值地带。由此,勇者老虎被定位为卫星防卫部队用的机体。因为烈焰老虎及本机素体老虎破碎型本身的素质就很优秀及偏重近接战斗,本机在格斗战上的表现甚至高于大魔骑兵II。目前也有基于本机型更换部件的改型,或采取本机型理念的大魔骑兵系机体出现。

大魔骑兵系:

ZGMF-X010T

大魔骑兵II(D.O.M. Tropper II)

第三世代机体。Z.A.F.T.专属用高端量产机种,对位机为P.N.A.的盖茨S。和原型机的区别在于搭载强化空间机动能力的战术背包和更换了肩部的近接炮为光束近接炮。配备对舰重粒子炮。存在不同的改装型号。

ZGMF-X011PT

大魔圣骑兵(D.O.M. Paladin)

第三世代机体。大魔骑兵后继机的一种。攻性粒子炮搭载型试作机。原定生产六架,实际共生产八架。八三年全部投入到对“宇宙纪元之风”的讨伐战中,目前剩下四架,全部登记退役。后被强化整合后的II型取代。

该机体拥有更大出力的攻性粒子发生器装置,单机即可发动攻击性力场。其攻性粒子炮(啸雨云粒子炮)可以直接破坏光束盾牌。不过这一设计被评价为不稳定,因此在II型遭到剔除,II型原位置被换装为“超级烈火改”复相位偏向炮。

该机体最大特征为标配的(V)PS装甲钻枪和实验性的对光束屏障发生器(Anti-Beam Barrier Generator,ABBG。II型改换回光束盾牌),承接原型,其肩部的近接炮为II型所保留并得到进一步增强。

脉冲系:

ZGMF-X56E

脉冲高达E

量产化的脉冲高达简化并合并了分体系统。蓝色的量产型一共生产了六架,均交由“智慧女神号”担任首都防卫工作。其中有三架机体被装置上啸雨云粒子炮,并涂成黑色作为“三连星”的座机,随“和平代行者”退役。目前PLANT依然在首都保留有剩余三架,一架被拆解为备用零件。实际服役两架,配置在冈瓦纳第一宇宙空母战斗群。

ZGMF-X56SC/ε

绯红命运脉冲

将民间企业合作开发的命运脉冲R以逆向工程复原的机体。骨架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推测本体内甚至预留了安装HD机关的空间。其背后的“命运剪影”背包可以分离并作为无人攻击机使用。推测继承了R型远程控制机体协同作战的能力。机体的默认装甲色变更为红色。

装备了两挺“破狼式”长程光束炮塔和两把MMI770型“暴怒剑” 伸缩型对MS光束斩刀。光束炮塔本身可以生成剑刃,而斩刀和“剑装灾厄”的武器类似,本体亦可以作为速射光束炮使用,其炮口在剑柄末端。

主武器使用自大魔骑兵的双用发射器发展而来的复合步枪。其上段为磁轨炮,下段为光束步枪。可以伸缩,不使用时收纳在后裙甲的挂架上。

由于复原到和“命运脉冲”同型,因此装备了原型机的全部武器。包括肘部的回旋镖和双臂的光束盾。在腰部增设了备用的武装挂点。为其开发的光束军刀收纳在弹性翼内,亦可结合成标枪模式。

不知是否是出于能源控制的考量,虽然装备了光束盾,但依旧携带脉冲高达的弹性抗光束盾牌。机体也保留了外接能源扩展包组件的空间。

XMF-P192AD

原型混沌高达·D型

回收XMF-P192P“原型混沌高达”,ZAFT以进一步提升龙骑兵系统操作性为目的进行再开发的试作型MA。将原本的四枚EQFU-5X机动兵装单元进行再设计,原型混沌高达D型装备了最新型的GDFU-XT型分离式子母远隔攻击单元。在四枚装备了大型光束加农炮的母单元内部,各内置了四枚小型龙骑兵单元。大型机动兵装单元内置了氘核充电系统,可以通过本体进行接续充电,并为小型龙骑兵单元充电。这使得该机的龙骑兵单元具有无与伦比的超长攻击距离。为了配合大幅扩张的攻击范围,再设计了基于幻象化粒子场,用于龙骑兵间通讯的量子通讯机构,本体和母单元均可散布粒子场并进行相较于第二代龙骑兵系统更远距离的通信。

除去在机动兵装单元上进行新武器的实验,原型混沌高达D型的本体同时也被用于自第二次联合·PLANT战争中,应用联合军MA的数据,验证MA应对MS战斗能力的实验平台。在大型化尾部喷射单元,并加装了全向矢量喷口后,本机一方面为应对MS间的近接战斗,将承载机动兵装单元的武器挂架更换成折叠式的四支武装机械臂,并可同时使用四枚大出力光剑进行格斗战。

机体的腿部单元除兼作起落架外,将腿部的格斗爪进一步强化,使其在捕获、破碎MS方面具有不俗威力。另一方面,本机也将MA大范围压制的功能少量整合。除在腹部装备一门对地面目标压制用“超级海妖魔兽·改”偏转扩散复相位炮外,大型化鸟喙状的头部单元增设近接炮阵列的同时,在内部设计了新型的冲压光束炮,用以实现“一击脱离”的战术目的。核心“鸟喙”及驾驶舱本体附近设置了弹性装甲(GP),用以防御光束武器的攻击及偏转复相位炮、冲压炮的射线轴。

虽然装备了强力的装甲和足以应对接近战的武装群,但本机的设计依然是以高速接近,一击脱离的对舰战斗和应用新型远隔攻击单元群进行相对超视距攻击为核心。为了适应长距离攻击的战况处理,机体的单眼监视器被替换成全向电子战斗部。该技术就设计思路和最终的成品外观而言,似乎和东亚共和国系“无头的MS”所使用的整合型EWAC装备有所联系。

ZGMF-X042S/ZGMF-X042V

命运高达

第三世代高性能核动力搭载机。战后依据《格陵兰条约》封存。原Concludor计划中的一环,一共生产了包括原型机在内的五架(1)。

ZGMF-X30A

天秩高达(8)

--“天秩有礼,天讨有罪。执行神圣法理的女神”

以“DARGOON SYSTEM(龙骑兵系统)”的进一步应用为中心开发的新一代MS。在设计上使用了PLANT所开发的初代龙骑兵系统搭载机,YMF-X000A“勇士高达”为蓝本,以回归无重力战斗机(Zero-Gravity Maneuver Fighter)原点的武装配置为中心,综合了XMF-P192AD“原型混沌高达·D型”的测试数据。背后搭载四枚大型八面剑形有线炮塔·大型龙骑兵攻击荚舱,炮塔四面装备有固定式大型复相光束炮,顶端装备了“折射晶体扩散炮台”这一新型武装,使得该机利用背后的四座炮台就可以不改变自身指向,同时进行全方位攻击。这一将龙骑兵系统作为固定炮台,并进一步全方位化的理念,可以看出以龙骑兵系统特化的集体,继承了ZGMF-X666S“传说高达”的设计思路。

该机搭载了自“原型混沌高达D型”发展而来的新型龙骑兵系统,除了可以有线操纵外,也可以进行无线操作。该机进一步整合了量子互应界面从而在进一步减轻驾驶员负担之余,大幅提高了控制分离式攻击端末的精细度。背后的四座有线攻击荚仓自身搭载有量子通信、散布机构,可以作为干涉界面的中继站而令该机的龙骑兵有着更大的攻击范围。四座荚仓内各配备了四枚共计十六枚小型龙骑兵。虽然因为体积的缩小而使得单发威力有所下降,但配合新型龙骑兵系统,小型龙骑兵的灵活性和精细度足以胜任针对多架敌机死角的全范围攻击。本机的战术特性也以固定式炮台攻击为主,大型、小型龙骑兵作全方位攻击牵制为辅助。除此之外,本机也在腰部搭载了两枚可以作为固定武装,兼作光束刺钉的大型龙骑兵,推测是为了配合盖茨系有线攻击爪的特性而配制的武器。

本机另一大特征是双臂复合型攻盾和肩部、腿部内藏,共计六枚的分离式反射镜。逆用了地球联合所开发“反抗先锋”阳电子反射镜和奥布联合首长国开发的“八咫镜”防御系统数据开发的有线/无线式分离反射镜,配合背部搭载的折射炮台和龙骑兵系统,使得该机体有着惊人的全方位攻击能力。可以窥知该机体有着作为全方位攻击机和单机对大量MS歼灭用MS的定位。一般而言,为了降低灵活使用子母式龙骑兵时驾驶员的负担,反射镜是交由机体的战斗AI利用有线信号控制的。

虽然本体已经搭载了大量的固定武器,本机依然配备了自“审判式”光束步枪发展而来的肩扛式大型光束炮作为可选武装。该机配备的光束炮有着在MS手持武器中首屈一指的威力,甚至被定位为对据点用武装,但被目击到作为重型炮的武器,其连射性能不寻常地高。为了驱动MS全身的大功率武器和龙骑兵系统,由于使用了被认为违反格陵兰协议的核能,本机的存在并不被任何一组织承认。

本机有着特征性的大型V字天线。头顶的副天线塔平时是折叠状态,在需要控制大量攻击端末时会展开,呈现展翅天使像的造型。和ZGMF高达系机体一致,头顶刻有意大利语的“30”。本机的金红色PS装甲骨架也是一大特征。作为战后开发的新生代机体,有着卓越的机动性和运动性能。

本机的命名“THEMIS”,是希腊神话中象征“神圣法理(Divine Order)”的忒弥斯女神。自命名的神话传说而言,或许作为“盖亚”的后裔,是本机作为第二世代机体后继的用意。

西古系:

ZGMF-515X

西古骑兵

装置了ZGMF-X010大魔骑兵系腿部悬浮推进器的西古系机体。是未确认是否属于PLANT序列的机体。有证据指出ZAFT确实开发了外形类似的西古系机体,但和被目击到,陆战特化的该机体外观不同。西古骑兵实际上也是误用的称谓。

ZGMF-515ASX

西古突击型/西古AX(伊古斯,即裹尸布X型装备)

自ZGMF-515AS(西古·裹尸布X装备)发展而来的机体。取消了双格林盾而用内藏光束炮的肩挂偏折盾牌取代,而双手则换上了内藏光束剑的小型格斗盾。由于不用考虑换装,西古突击型X的开发平台被用作新型动力系统的实验平台而搭载了目前ZAFT军MS中首屈一指的强大动力系统。而因为简洁的武装,使得其使用的武器能够同时保证续航和威力。盈余的能源用于驱动全身外露部位的PS装甲(相对的,裹尸布装备为增设动力布局的抗光束装甲),甚至可以驱动盾牌的弹性装甲。腰部的磁轨炮单元为可选装备。配备了造船工业局制造,堪称西古系标志的重斩刀。刀刃部分使用了稀有金属,而刀身包覆积层装甲,并施加了抗光束涂层,依靠质量斩击,并能和光束剑刃相抗的概念被ZGMF-2000TH“雷霆老虎”继承。由于搭载了直系于高机动金恩II数据发展而来,将推进力发挥至新高度的超大型推进系统,本体的机动性能在模拟战评价中甚至优于高机动金恩III型。西古系机体在CE74年的战斗中也获得了不错的评价。在进一步改良后,成为和烈焰老虎相搭配的机体而大量服役。

扎乌特系:

TF2X-A

武库型扎乌特

巨大如同轻型陆上战舰的机体,依靠数台幻象化粒子悬浮器移动。甚至可作为小型舰艇的超重型机。在PLANT的开发序列中没有记录。

TMF/Y-807 塞古

以TMF/A-803“拉寇”为基础,和曙光社共同开发的可变型非人形MS。四足除了使用了鳞片马达的滑走履带和山地足,还在履带内侧装置了可变悬浮单元,可以在水面上气垫移动。和曙光社的技术结合而拥有变形为空战机体的能力,但由于并不是空优特化,因此只作为支援用的形态。

虽然自陆战机体变成了相对的全领域机体,但由于变形机构的导入,出现了作为陆战兵器的机动性增加,而作为空战兵器的机动性却不够的尴尬局面。

TMF/Y-807S(Sandrock)塞古S

削除了变形机构的塞古。作为巴库系的次世代机服役,以历战的陆上王者闻名的非人形陆战主力机体。原定大规模量产以应对地表的大规模战斗,但量产开始后战争已经结束,而后期PLANT在地上基本不驻军,意外在投产后成为定位尴尬的机体。虽然能力相对拉寇大幅增强,又导入了可以在水面上移动的悬浮装置,但随着将2nd系量产化进程的开展,似乎有被取代的趋势。

T.A.S.K.E.R. 目前所配备的特装机

RGX-X23SK

救世主高达·特装型

更换了操作系统,强化了索敌系统,更换了机体面罩的ZGMF-YX21R。机体的装甲色变更为灰白色。将光束步枪换为基于ZGMF-2000CQGB/K勇者老虎用的对MS骑士枪改型的骑士枪并设置在MA形态下的机首。是ZGMF-YX21R的一种装备形态。为LV-RGX-X23SR“暴风斥候型救世主高达”的备用机。

LV-RGX-X23SRVent Savior Gundam Scout /VSS-23

暴风斥候型救世主

(参见第二章机体设定)

TGAT-X207

星云迅雷高达

推测为回收自图书馆的机体,涂装自红色改为TASKER偏好的灰色。

拥有幻象化粒子匿踪系统及可以强制排出敌机能量的灾祸生太刀组件。被目击到的TASKER用机体在右臂装备着外观类似ZGMF-2000“烈焰老虎”的抗光束盾牌,并配备有三联装光束突击炮。配备有稀有金属打造的对MS骑士剑(AMS Calvary Saber)。就匿踪系统的持续强度而言,动力源是似乎谜一样的结构。

CAT1-XG2GR

亥伯龙GR

推测为转接自欧亚联邦量产型MS“亥伯龙G”的机体。和欧亚联邦装备不同,该机体的动力和光束步枪经过了改良,就战斗数据来看,控制系统和欧亚联邦系不同。编号中的R意味着背部的光波盾单元装置在右侧,这应该是和普通的亥伯龙G外观上唯一的不同。

TASKER被目击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灰色涂装的亥伯龙G执行任务,推测是MS的购入渠道和欧亚联邦有来往的缘故。在达喀尔被目击到的亥伯龙GR是白色涂装,但似乎可以确认该型机体使用了VPS装甲。

TGAT-X399E

列奥·迪阿达加(LEO DI ADAGA)(LD达加)

推测为使用了ZGMF-X88S“盖亚高达”和联合军制机GAT-X399/Q“狂刃”所开发的陆战用机体。装置了收纳在实体盾内,具有伸缩切割功能的实体高周波剑型武器“电磁蛇形剑”,并在变形成所谓“狩猎者形态”时作为尾部平衡舵。背部配备了和“盖亚高达”同型的光束切割器,双手配置了光束三刃剑,双足也内藏了光束剑。背后装备有发展自TMF/A-802W2“地狱犬巴库”的犬头攻击单元,头顶部内藏有实弹/光束速射炮和多角度的光束獠牙。从设计上看,该机体为偏重陆战及白刃战的机体。其背部切割器可以更换巴库系列的各背包。本机可以根据需要更换用于长距离移动的滑走轮系统和用于空间机动、卫星内战斗用的宇宙背包。

由于其四足战车的柔软特性和MS/战车状态均有可靠战斗力的通用性,该机体在治安战斗中发挥出色,并和步兵部队及战术装甲部队、坦克部队配合相性良好。会被TASKER采用也在情理之中。

该机体的头部类似旧联合军的狂刃,但面部为十字形面具和四枚十字排列的“眼”监视器,有“四目鬼”的别称。其红色十字四目和头部伸缩的索敌天线特征明显。

有报告机体在隐身技术上引入了新技术,未证实。

就命名(DI ADAGA)来看,推测和ZAFT系开发者颇有关联(4)。

TGAT-X133A

剑装灾厄高达·君主型

利用GAT-X133“剑装灾厄高达”的数据为母体进行再开发的机体,也有X型或T型的称呼,“君主型”只是联合搜查部赋予的代号,真实型号不明。其编号末尾赋予了识别码A,一说是联合搜查部内部推测该机体使用了核能的缘故,本体动力源不明。本机的外装是TASKER共用的灰白色系,不知是否是新型装甲的缘故,呈现如同铠甲的银灰色。在本机的开发中,确认导入了新技术的数据。在实战中其骨架及外装甲展现了相比PS系装甲更高的强度和对实弹、装甲均有效的抗性,具体材质不明。头部搭载了新型的管制单元,也拥有散布幻象化粒子并依靠其感应的空间监视器和配套的电子战斗装置,并在头顶配备有一门偏转光束炮。

本机推测使用了再开发自MPF-P03D“异端高达蓝色机D装备”的翼龙背包数据和LG-GAT-105“疾风强袭高达”的武器数据,在装备了防御后方攻击的背部盾牌发生器之余,将装备了四种不同剑型武器--在接触时可以变换震动频率切割装甲的“翼锯龙骑兵 Sword Dargoon ”、拥有良好气动外形,在大气层中可以长距离悬浮飞行,并展开电子战的“侦查龙骑兵 Reconnaissance Dargoon”、应用幻象化粒子技术,可以隐形、折射光束、短时间制造力墙的“幻象龙骑兵 Mirage Dargoon”和搭载了大威力光束炮的“重炮龙骑兵Cannon Dargoon”的合成龙骑兵剑系统替换了剑装灾厄高达的光束斩舰刀。本机双臂搭载的折叠剑,则推测使用了神秘组织“图书馆”所开发的机体“异端高达幻惑型”的数据,并整合了光束炮/剑和有线锚。剑身为VPS装甲复合稀有金属刃,并确认进行了对光束处理的武器,拥有一剑轻易切断战舰级的积层装甲的破坏力。

被设计成足以应对丛林、基地内部这样狭小空间,以高速近距离战斗为主的机体,除了配备高防御力的装甲层和高活动性及强度的骨架,也同时装备了完善的压制用火炮系统。除了背部同时装备的用于快速压制的两挺光束/实弹火神炮,腰部除标准配置的光束军刀外,也配备了两门发展自ZGMF-X31S“深渊高达”所装备的“鲸鱼改”光束炮。延续自剑装灾厄的“海妖魔兽”复相炮可配合肩部的“幻象龙骑兵”扭曲一定角度的射线轴。本机肩部的装甲内装备了格斗刀及投射穿甲弹。本机的腿部除装备了格斗武器外,和背部同样,均装配了大型化的喷射装置,其卓越的机动性能甚至和“异端高达幻惑型3期”的数据不相上下。

本机体同时挂载了一挺光束突击步枪,推测是使用了“扎古勇士A型”的选用武器。综合来看,本机是整合ZAFT、奥布系、地球军和神秘组织“图书馆”技术,并巧妙再设计后的机体,其神秘的来源和装甲技术也让推断其制造者,秩序维持组织“TASKER”的身份变成一项棘手的任务。

ENNEAD系:

ZGTX-009/XMF-X49T

阿努比斯神 (Anubis)

上半身为奇异人形 下半身双球状的腿部攻击平台组成的中队压制型MS。左右对称,前后对称。因此能够同时应对全方位的攻击。由于头部两基高耸的索敌天线,被联合军赋以“兔子”的代号。其下半身搭载有六基强力全方位粒子炮,并可以展开、释放出令龙骑兵装置无效的干扰器阵列。左右对称,收纳于肩部的主机械臂拥有应用“镇魂曲”技术的环状武器,并能够产生光束增幅/削减力场。

ZGTX-008/XMF-X48T

托特神 (Thoth)

人形,为圆盘形斗笠覆盖头部的形象。全身装甲外壳使用了能够折射光束的水晶体结构。由于搭载了基于幻象化粒子的装备群,隐蔽性能极高。可以从五指射出直径为毫米级的高周波丝切割敌机,或是利用丝线侵入敌机或是据点内的电脑进行控制。

ZGTX-007/XMF-X47T

克努姆神 (Khnum)

人形,对应格斗战的极异特化机体。如同重甲骑士外观的机体。外装为对冲击抗性良好的简洁曲线装甲。似乎是还原了MS作为宇宙用重型外骨骼原点的设计,其外形高度简洁,武器全部内藏,除盾牌外几乎没有外挂武器的节点设置。贴近人体外形的机体具有极佳的运动性。武装配置相比其他机体也更为简洁。和同为TASKER使用的格斗特化机体“剑装灾厄高达·君主型”多样化的武器系统相比,推测同为格斗战特化的该机体以回归原点为设计主轴,只搭载了一面进行了对光束处理的盾牌,一对内藏于手臂装甲内部的光束军刀,一对内藏于推进背包内,推测使用了啸雨云粒子环形加速技术,以破坏光束盾牌的光束格斗刀和一把内藏于盾牌内的重型骑士剑。骑士剑使用了“勇者老虎”格斗枪的光束盾覆盖技术,但其材质不明。推测是具有高密度和强度的材质,甚至有在不包裹光束的情况下,光靠机体高速跑动和挥动武器的锤击就能粉碎MS的破坏力。推测是用作对大型MA和对舰的实验性武器。

上海安全保障合作机构(上合安全部队,SOCSF)目前的MS:

VTAS79/86,(V-79,V-86,对外A-79“长弓兵”)

突进者

编号79型,联合国代号“突进者(Assaulter)”,对外代称“长弓兵(longbow Archer)”。是SOCSF为确保大气圈内的制空权开发的空战机体。可进行全地形垂直起降、配合传统机动部队的新型高速可变MS。拥有特征性的尾部气动推进单元,以大气圈内的快速反应,高速打击和一击脱离作为开发指标。编号VTAS是垂直战术攻击平台的缩写。

79型“突进者”是逆向开发自第二次联合·P.L.A.N.T.战争中坠落于南海的奥布联合首长国MVF-M11C“村雨”和GAT-X303AA“赭红圣盾高达”的数据。该型机有着可靠,简化的快速变形方式和模块化的喷射单元,79型“突进者”基本确立了SOCSF目前在可变型MS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

VTA-86E“指示者”

79型“突进者”在86年进行过一次全面升级,搭载了新型EA/ECA(电子攻击/反电子攻击)平台,编号有时会标为ETAS(电子战术攻击平台)。联合国代号为86型“指示者(Guidehand)”,不过随着全领域攻击机UTAS系列的开发计划于同年提上日程,该型(86型)尴尬地成为了VTAS向UTAS的过渡平台,因此产量较少,多为测试或教学机使用。偶有目击到的86型(V-86或EA-86‘指示者’)被挪用为海警机。

始皇系:

GHTAS70/80E/87:(U-70, U-87,U-80E,对外编号U-08,通称“北斗式”)

联合国代号为70型“君王(Emperor)”,80型“君王E(EE)”,87型“大君主(Overlord)”,合称始皇级系列(EE-1 series),对外代称“北斗式(Type Plough)”。

SOCSF逆向解析了Z.A.F.T. 所开发的隐形涂料“超级弗莱明”并使用于该系MS,用以吸收定向电波的照射,同时研发了新一代的光学隐形系统并应用于其“陆地重型战术攻击系统”GHTAS70/80E/87型上。其中,自G80E开始为合成EWAC机体的配置,作为拥有坚固装甲,长时作战能力,强电战反制能力的全地形攻击机使用。70型因其在全天候作战中极度可靠和耐用的设计在各国都获得了一致赞誉。80E型在SOCSF进行的边境反恐任务中发挥极为出色。该型机通常搭配隐形系统进行长距离渗透伏击作战,这也是为了因应国家军缩政策的划时代举措。能够开发出如此强大的隐形系统,一说是东亚共和国内部调整者开发团队的协助,但其针对各国新锐机体的逆向工程也在其中提供了不少帮助。

君王系的MS拥有覆盖整个上半身的大型EWAC综合单元和喷射气垫移动为特征,以“没有脑袋的MS”而闻名于MS设计界。自80E始,开始试验性配备目前仍未广泛装备各国的新一代光束军刀及光束盾牌系统。

GHTAS-80A

最常用的80系改装机,也是目前SOCSF的主力量产机体。无头部的设计使得原本头部的部位可以挂载集成的战斗单元。身躯拥有高强度的装甲。胸部配装了重型粒子炮。外挂机械臂单元上搭载的粒子炮可以和胸部的炮击单元接合。

UATX-90E (U-90E,联合国临时代号“风语者”)

隐龙

以搭载了以电子战为重心配置的86型“指示者”为基础开发的新型全领域战斗机。可以说是“北斗式”和“长弓兵”的理念综合开发的产物,也是目前可变MS的集大成产品。

作为拥有全领域攻击能力的机体,本机改进了变形机构,也搭载了新型的幻象化胶体装置,甚至可以以此在水中行动。机体的各项能力均得到了全面、大幅的提升。涂装从“长弓兵”的银色变为黑色。其绿色的V字护目镜式监视器和头顶可放下的增强感应器是其特征。取消了“长弓兵”系列腰部加装的推进单元,其MS形态更为简练。相比以直线为主的“长弓兵”,其用作战斗机模式下尾部平衡装置,如同鲨鱼鳍般的曲线腿部线条也是特征之一。战机模式下,“长弓兵”的可动翼被替换成两片机翼组合而成的梯形一体翼。

搭载了自“北斗式”试验而来的新型粒子束军刀。盾牌和军刀发色均为绿色。其能力和TASKER配备的机体所用的“英仙座”粒子束军刀不相上下。胸部也搭载了扩散粒子炮。

作为东亚共和国的先行量产机种之一,目前正少量配备给上合安全部队而从实战中搜集数据。被开发者赋予“隐龙(Invisible Dragon)”的代号,而对应的联合国临时呼号为取自旧时代前线译码者的代称“风语者(Windtalker)”对外代称不明。

大西洋联邦目前使用的机体:

特拉格/特戈斯系:

GATX-09 T.A.R.G.U.S.- 特戈斯

Tactical Assault-use Refined General Unilateral-control Synthesis

战术攻击用升级型单向控制泛用统合型系统

介于温达姆和特拉格之间的过渡量产机。能力强于温达姆,稳定性、防御力和火力都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自八三年代开始,陆续替换温达姆后期型成为各战线的主力攻击机。试验性转备了秘密开发中的第三代试验MS“特拉格”的零件,但依旧以温达姆为本体进行升级整合。取消了V字广域接收天线,并将监视器改为类似特拉格的双眼一体护目镜式(后继机特拉格的是复眼一体护目镜式),因而有着特别的类似于飞行员头盔的头部。全身依旧应用了温达姆的可变相转移装甲,并可使用国际共通的标准万用背包接合系统。

GATX-105/A1 GATX-105-A1S TERLAGO

特拉格

大西洋联邦自主研发的完全新造机体。其命名据称来自于研究团队所在的意大利城市名无线电呼号一般为“泰德”(Tod,阿尔法中队)、“台风”(Tphyoon,贝塔中队)、“探戈”(Tango,伽马中队)和“汤姆猫”(TOM,德尔塔中队)。目前正少量生产,预定正式配备的G3(对位2.5 stg)量产机,优先生产的四个中队(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全数配备在O.S.F.等精锐部队中接受实战数据。座舱统一换成崭新的83型驾驶系统,并且配备了可切换的主动控制系统。将视野进一步扩大,使用了半周天座舱。手柄减少到三个,相比四手柄的73后期型驾驶舱整合了机动控制单元。

自该系列起,大西洋联邦的主力量产机预定将配备117型全方位推进背包。系列编号A1代表其作为次时代主力机先行试作机系列,S为标准型。先行生产的30机统一为标准型。其中包括拥有利用可变相转移装甲进行光学隐形的B型和早期预警型的EWAC型。默认机体色为和105短剑同样的蓝、白(灰)、红,除了阿尔法队的机体为红白双色。后期追加生产了数机(具体数据不明)作为测试机、备用机或零件机。其中3机明确作为向C型和正式量产型的过渡技术验证机,并在全军的识别系统内,赋予01-03验证机的编号。

GATX-105SA/GATX-105C-1 TERLAGO

突击型特拉格(指挥官型/C型特拉格先行验证机01)

在生产了第一批30机特拉格(标准型/S型)之后,为了进行将特拉格进一步强化并为次世代量产机(指挥官型/C型)的技术验证工作铺路而生产的技术验证机。开发重点是进行各武器的测试和装甲的增强。为此开发了定相PS装甲作为TP装甲的反应装甲层,并配备了两基动力装置,拥有将余电输入覆盖全身的覆盖于PS装甲下的定相PS装甲并固定浓度的功能,因此外加装甲呈高浓度的猩红色。

由于需要维持大功率的动力装置和装甲的稳定的电力输出,该机体配置以近接战斗为主,搭载了用以牵制,以射速而非威力见长的光束手枪,并配备了作为次时代量产机武装验证目的,以搭载光束盾牌的机体为假想敌而设计的的折叠复合短剑。复合短剑结合了光束手枪、光束剑的功能,收起时实体刃挂载于手臂及手腕的武装环卡位上,拥有抵挡斩击的功能。前段的光束剑和手枪可以展开。实体刃翻起时可以作为对光束盾的短剑使用。以后量产型的实体刃预定将搭载覆盖啸雨云粒子的攻击性覆膜,但目前发生器的设置仍有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本机型(C型先行验证机)一共生产了三机。其中该机被替换上类似GAT-X105强袭高达的头部,搭载双眼监视器和具有大范围电子战压制能力的广域V字天线。因此也有被称为“高达头特拉格”的说法。该机体在搭载了复合短剑装置后被交付O.S.F.进行测试。其余两架机体搭载了不同装备,并被赋予了其他实验任务。

本机在阿拉斯加基地组装完成后配备在O.S.F.所属的强袭登陆舰“力天使”号。为身为小队指挥官的测试驾驶员,琪安娜·安妮罗丝的专用机。

GATX-105SC/GATX-105C-2

特拉格(指挥官型/C型先行验证机02)

为了进行将特拉格进一步强化并为次世代量产机(即指挥官型,又称C型),并为后续次时代主力机量产计划的技术验证工作铺路而生产的三机技术验证机中的一机。强化了作为指挥官机的情报统合和通讯能力,并且在特拉格系列相比短剑系无出力限制器的基础上,通过更新一部分装甲配置和加装腿部推进器的方式,拥有比标准型更强大的机动性。

本机的测试设备为在复杂电子环境下的ECCM(电子反制)和CQVES(反新型量子病毒)单元。为了加强情报统合和通讯的能力,使用了由夜战装备和狙击装备改良而来的激光信标(Laser Beacon)和强化天线。由于该机体测试的装备都是内装设备,本体外观和量产的30台特拉格并无非常明显的不同。除了增设数个内藏式推进单元外,其和标准(S)型外观最大的区别仅在于头部。

本机装备着S型为可选装备的耳机型火神炮吊舱组件修改而来的指挥单元,其火神炮已内藏于头部。吊舱组件一侧的天线装置为翎羽型,而非装置在S型上的直杆型,另一侧则装置着激光信标。

为了和标准型区分,机体的颜色为深橘红色(胸部)和灰白色(四肢),但阿尔法队的S型伴随机则例外地跟随指挥官机使用了同样的颜色配置。

该机体在天之御柱组装完成后,和另一台测试机一起配备在O.S.F.所属的强袭登陆舰“力天使”号。预定作为小队指挥官克劳德·米尔上尉的专用机。

PLAN 1416:

以71年施行的Rebuild 1416 Program为基础的MS开发计划。以第二期GAT系,GAT-X131“灾厄高达”为基础,以设计战局对应性的换装系统为目标的计划。由于阿克泰昂工业主导的GAT再生计划被优先化,1416项目被叫停。后以GAT-X105E“强袭E”为主体的同类型计划顺利投产的缘故,1416计划最终只以投产数架X133“重剑装备”的灾厄而告终。

在以理法为中心的旧军事垄断企业崩溃的现在,因应逐渐激烈的军需竞争,1416计划(R1416P)以PLAN 1416的计划名再度被M&E实验室实验性启动,用以对抗强袭E型延长线的机体开发计划,和先锋工业、波谱工业、联合研究所和宇宙军开发本部一同参与次世代主机的竞争。

吸收“强袭”系、“脉冲”系和“巫师”系的换装基础,将核心战斗区块/换装增强组件导入“灾厄”系机体的实验平台,为此开发了以对据点攻略、重火力压制为目标的“暴风灾厄”、以MS白兵战为中心的“重剑灾厄”、和以中距离战为中心的“突袭灾厄”三组区块。在经受改造的主机上也投入了可变相转移装甲等技术。同时为了活用核心战斗区块,开发了以“山案座”(Mensa)推进器为基础的可变要塞组件(顶点区块TopBlock、支点战机FulcrumBlock、尾部区块BottomBlock),可和机体的核心区块分离合体以应对不同战况。同时除了搭载飞梭发射器作为背包模块的发射中继站,还可以和机体核心区块组合作为地上战斗、长距离奔袭、远距离支援、对舰战等战况的武器库平台使用。

PLAN1416的实验模块从各地的工厂搜集,在天之御柱以作业用飞行器的名义完成了主体组装。而各背包则是在各开发商工厂内组装,并在空间站“克洛诺斯”合流。目前由“力天使号”负责转运。原本预定送达“原核号”进行评价试验,由于波谱工业在后台运作的缘故,另一开发小组的次世代竞标机抢占了实验平台。PLAN1416的组件目前仍然停留在“力天使号”的机库中。

105/短剑系:

GAT-01A1E 105短剑E

将第二次联合·PLANT战争中阿克泰昂计划中强袭高达(再生机)的增强量产机,GAT-105E强袭高达E型的数据逆向运用到短剑系列的原型机,GAT01A1“105短剑”而来的机体。涂装由灰色系换为四肢为亮白色的蓝白红标准色。

继承自105短剑,头部的双天线和类似风镜的光学监视器系统是短剑系和特戈斯系最直观的区别。由于E型的特性,短剑E搭载了VPS装甲。装配特征为八三年换装后短剑系独有的伸缩抗光束盾牌和右臂部的轻型防盾。整体形象靠拢强袭E型,并保留了强袭背包接口,可使用105系所有的背包系统。

除最初的试验机一机(GAT-01A1P短剑P型)外,之后的量产序列增设了腿部推进器和膝盖部的缓冲喷射器,配合105系背包和喷射背包(JET BACKPACK)使该机体拥有强大的空战及陆上战能力。

由于和强袭E型一样,有着在面罩两侧的散热口,因此常被戏称为“105猫”或“E猫”。

105E的默认装备为F(常规型)或A2(突击型)型组件。

GAT-04A Windam Advanced

温达姆后期型/温达姆A

大西洋联邦军自78年开始的换装计划所驱使的结果,就是将本国所拥有的第二世代现存的MS进行现代化改良。除更换座舱系统外,后期型的温达姆全部换装整合新型动力电池和动力系统,接受驾驶舱周围融除胶的铺设,装备强袭攻击系统(E型系及I.W.S.P.),并进行新型号的滞空系统的逐步换装。

温达姆后期型目前作为大西洋联邦战斗序列中的主战MS存在。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的温达姆II型也进入测试阶段,但军中流传着开发数据长久被列入机密,迟迟不投入正式生产的所谓II型,其实将被105E型或特拉格系的后继机取代的传言。

GAT-02L3/A Dagger L (Advanced Type)

增强型轻骑兵短剑/轻骑兵短剑A/短剑AL

78年开始的换装计划的结果。所有现役轻骑兵短剑(短剑L)全部换装增强型动力电池,光束冲锋枪和伸缩弹性装甲护盾。

增强型轻骑兵短剑取消了头部右侧的天线,换成了小型密集阵,而将其原天线整合在机体头顶,其异于旧型号机体的最大特征就是拥有头顶骑兵盔状的整合天线阵列。由于生产方便,结构紧凑简单的缘故,该型号机体单位造价甚至可以降低至六千万地球币,并且广泛出口于世界各国。因此增强型轻骑兵短剑是大西洋联邦战后生产及出口最多的机体,并被广泛配备于各个战斗序列。至88年年底全球共有约7500架。该型号机拥有良好的追加装备能力。运用最为广泛的是GAT-02L3AA(突击型)、 AM(海军陆战队型)和 AD (护卫型)。

大西洋联邦MS的战斗装备组(Combat Pact):

A2型(Assault突击型)装备:偏重近战的装备,但只配备了一把继承自GAT-X105E“漆黑强袭”的光束对机刀替代了F型装内的电磁火箭炮。

B型(Basic基本型)装备:MS最基本的标配。配有抗光束盾牌及两把光束剑。绝大多数的大西洋联邦系MS的无武装默认装备均是B型装备。(除突击型特拉格及计划中的C型特拉格)

C型(Close

Combat近战型)装备:装备大型光束回旋镖和光束斩舰刀的配置,同时配备了光束步枪。

F型(Fundamental常规型)装备:B型装基础MS的常用换装,多用于指挥官或支援机的装备。其配置来源于GAT-X102“决斗高达”。装备了电磁轨道火箭炮、光束步枪(配榴弹)和两把光束剑。

L型(LRS长距离支援)型装备:和强袭E炮装不同,除长距离粒子炮外,双肩搭载了导弹荚舱,并配备了中距离支援用的肩架型光束加农炮等继承自暴风高达系的装备。

G型(Gastraphete,弩炮)装备:超长距离支援/对要塞攻略用装备(3)。G型装的MS装备可选大型对舰、对要塞导弹攻击仓、用于曲射支援的长距离磁道炮(腰部折叠)和对据点攻略用的超长距离光束脉冲炮。炮击时,主武器超长距离光束脉冲炮需要抵住腰部借助辅助臂稳定射击,类似腹弩(Gastraphete)而因此得名。

奥布联合首长国的MS

MBF-M2A M2歧途

歧途(一称异端)系的发展机。自MBF-M1A“M1歧途”(局地战特化型)发展而来。装备了新型的战术背包而有着全领域战斗的能力。出于运动性能的考量,综合以光束武器为主流的战术而使用VPS骨架结合抗光束处理的发泡装甲。是少数将光束盾牌列为标配的主战型MS。

MVF-M22A 落葉(9)

MVF-M11C“村雨”和MVF-M12A“大月像”的后继机。强化了拦截能力,进一步改良了一体化的变形机构,使用盾牌构成机身的机构被舍去而获得了更全面的空战性能。使用了光束盾牌。搭载自EW454F“凤装”背包发展而来的复合型战术机构,整合了可变磁轨炮和高能光束炮,使得对MS战的能力有着极大提升。同时确认到可以选用拥有匿踪性能的电子战术模块。

重型宇宙战斗机:

灰鸦式 / 柯尼格斯(Cornix)

昵称“小鸦”(Hoodie)。大西洋联邦于77年开发的重型宇宙战斗机。

检讨了“莫比乌斯”的设计重新开发的重战斗机。

由于整合动力系统并试图列装新型光束武器,大小和MS不相上下。

于70年代末期被广泛装备。不过由于MS生产线的再开,逐渐被换代。

新型战斗机的开发也在提案中。

可以搭载一对无人攻击机组件。不过由于操控适应性的问题,一般不会装备。

剑式:(Espada)

欧亚联邦于75年开始列装,在“Cosmos Striker”基础上进行设计,拥有全领域适应性的战斗机。

AF-7:

雷雨式。东亚共和国开发的全领域战斗机。有着特征性的折翼。

和灰鸦式一样,设置了无人攻击机组件的挂点。

1)由命运高达海涅专用机的编号推算。非实际确认的官方设定。

2) 太空服(Space Suits)和标准服(Normal Suits)的区别:

太空服=民用航天服,较笨重,可维持长时间生存需求,无需外接装备,自带生命维持系统,自动力高。

军用发展型为重型宇宙战斗服。

标准服=军用宇宙用载具航天服,轻巧,仅能维持任务所需的生存需求,需要MS的生命维持系统作为支持,自动力低。

3)不常用的装备。但因为目前的战斗中对要塞战需求不大,担任长距离支援任务的MS多使用L型,使该型号变相的成为边缘化的狙击型(一般狙击任务会使用专用的狙击型MS)。不过,不知为何已经装配L型装备组的O.S.F.MS母舰“力天使号”上依然配备了G型装备,推测可能是出于在紧急情况下临时将MS换装为狙击型的考量。

4)参考命运脉冲。

5)由于地球联合系、PLANT系、奥布系MS世代划分的不同,标准实际上是粗略且不固定的。

6)FX-550“空中霸王”上就已经搭载了光束武器。检讨前次战争中的技术,确定了光束武器可以被战斗机所使用后,大气圈内纯空战用的重战斗机开发计划也在进行中。

7)实际上,光束盾牌预定进行量产标配。但能耗上的问题仍然需要解决。目前的MS在搭载实体盾的同时,会配备待机状态的光束盾牌作为备用。

8)虽然可以方便地命名为忒弥斯高达,但考虑到命名的统一性(CE系似乎除了盖亚和亥伯龙,并没有直接使用神名音译的命名)而使用了意译(实际上,更贴近的应该是“天理”?。“天秩”则语出《尚书·皋陶谟》。

9)按照奥布可变机的命名方式推断。同样,名出《南总里见八犬传》中名刀,为犬川家重宝·名刀“落葉”。

10)推测是应用于命运脉冲R上的“伙伴系统”发展型。

11)在奥布联合首长国境内搜捕LOGOS成员的“狂怒作战”中得到过验证。

12)一说“米斯特拉尔”也是一种重战斗机,因此一些资料归类为MA。

*)关于CE的MS的这类描述,相关的各类设定上都有。用词取自MSbible。有更改。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