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男生 > 科幻末日 > 高达C.E.88镇魂歌计划

背景资料/术语 第二章+第三章

高达C.E.88镇魂歌计划

  

“地球圈航道再测定大会”:

GSTO

宇宙纪元八十四年建立,正式名为“全球航道公约组织”(Global Spaceline Treaty Organization) “GSTO”、“航道大会”、“航道国际”。是一个由欧亚联邦为核心发起的国家间组织。因应格陵兰条约的质量武器禁止条约,主旨为阻止恐怖势力将小行星转变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监察机构。(1)其组成国范围目前涵盖亚欧大陆和北非埃及自治领。秘书处设置于莫斯科。除大会内部必须有联合国所派遣的观察员这一折中规定之外,几乎是独立运作的国家间组织。作用是将地月圈内的小行星、天体级残骸统一编号交由地球政府管理。

轨道委员会

Orbit Committee

以旧PLANT理事国为中心建立,为了协调轨道防御系统建设而结合的组织。(2)

轨道防御系统“Orbit Defence System” (ODS):

自CE83年开始建造的近地防御系统。因应目前地球圈国家的军力退回近地轨道,而由大西洋联邦主导建设的共同防御系统。

全球代号为“Odyssey”。为大西洋联邦旧世纪“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延伸。目的是防御来自宇宙或地球轨道对本土及“轨道理事会”盟国的攻击。构成为轨道迎击舰队、高轨道空间站、低轨道空间站、防御卫星、大气层内天基拦截系统、高高度常态迎击部队、全高度快速反应部队、地基激光/粒子束拦截器、地对空导弹部队组成。现已构成可以使用的防御线共有三道,一道是全球共享的“绝对防御线”,一道是保护宇宙港的防空线,最后一道是保护本土的本土防御系统。

质量加速器同盟

Mass Driver Union

以东亚共和国为重心,集合了拥有质量加速器的国家以协调宇宙运输业的组织。

太阳光竞赛:

Sunlight Race

大萧条末期各国对于太阳能工业的竞争。北非商业联合在此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利用大量漂浮在地球和太阳轨道上的发电卫星胜出竞争,成功垄断了北半球近百分之九十的能源供应。

ATLAS:

轨道电梯“天之御柱”的终点。本身作为维持轨道电梯结构的锚定装置。保留着建造轨道电梯的指挥部。但轨道电梯二度停工后废弃。

距离海平面三万六千公里强的地点有拖曳一颗微行星块作为建设轨道电梯的平衡配重块,以原定的轨道电梯终点为基础建造了巨大的圆盘装置,并设计了大量太阳能电池板的铺设点。下方的“天之御柱”空间站主体,目前是各国移动空港的运货接驳平台,也是大西洋联邦浮空要塞“科诺洛斯“ 的停靠点。天顶上则没有建筑物。

圆盘是巨型的无线电发射器,可以和地面的高功率雷达进行信号交换。由于信号功率极大必须建在宇宙。地面接收站在各地有不同用处,但基本是用于和残存于轨道的少量卫星进行联络。其通讯阵列被统一称呼为ATLAS阵列。

目前在联合国空间信号委员会的管理之下。

甚大国际空间站“克洛诺斯“

V-L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Kronos”

名义上是作为带动就业的月球再开发计划一环立案,实为北半球工业联合为轨道防御系统设计而建设的巨型空间站系统。其前身是各国往返地月的航天器中转站。在“天之御柱”的协助下于轨道上进行拆解、重组和再装配。设计有回转式人造重力船坞。由于体积巨大,在地表也能看见。但内部环境并不是以支持大量人口的生活区为目标开发,因此不适宜居住。

虽然是作为轨道防御计划的一环设计并拥有独自巡航能力,如果用于巡航将是有巨型宇宙船坞的规格外移动体,但由于用作移动要塞的开销被指浪费税金,因此除去检修,多数时间都不进行变轨机动。由于其轨道时间表是公开的,大多数时间还是被用作各国航天器的中转站。

逐日环星带“夸父”

Project Kuafu

东亚共和国立案,联同奥布联合首长国和北非商业联盟构想中的戴森构型太阳能收集器开发计划。目前由北非商业联盟出资建造,位于地-日拉格朗日点的“阿波罗系列”巨型太阳能集光设施,和东亚共和国发射的水星探测器是该计划的先遣实验项目。由于北非商业联盟和奥布联合首长国在太阳光竞赛中的对立,使得计划的进展搁浅。

有传言东亚共和国和赤道联合有基于该计划,在赤道建设大规模质量加速器阵列而提议将联盟并合的主张,但两国皆未就此公开发表意见。

幻象化粒子悬浮系统:

利用幻象化粒子的空力特性支撑的悬浮系统。

幻象胶体整流罩:

控制幻象化粒子的排布位置,利用其空力特性降低飞行阻力的装置。能让气动外形不佳的飞行器获得良好的飞行效果。但依然有耗能较大的缺点。

莫拉德斯坦恩:

小行星,宇宙纪元七十八年拖移到拉格朗日三点,最初作为战略情报局O.S.I.(Office. of Strategic Intelligence)的总部和其所属部队,O.S.F.的总部,后用作大西洋联邦宇宙军司令部。O.S.I.总部搬迁,其去向成为机密。

绝对防御线:

造词,原指大质量物体无法脱离地球引力的临界点,后指可以维持高度防御轨道空降的最后防线,轨道委员会成员国的地球轨道迎击舰队就部署在此线。实际上成为地球圈的边界线。在轨道上则部署有各类运输航线的检查哨和迎击卫星。

回线:

为了在中子干扰的状态下进行全球联络而设置的低频讯号传输系统。由于高频讯号百分之七十受到阻碍,无线传输方式不得不向低频传输系统进行开发。回线通常设置为甚低频-极低频讯号,为旧世纪海军用于向潜艇联络方式的再开发形式。在重组战争中,甚低频通讯网络就在极端电磁环境下发挥了应急指挥的能力。经过长达三十年的再设计之后,地球各国利用数座海底(或地底)设置的巨型无线电发射器连接成了不受中子干扰的低频通讯网络。缺点是信号传输效率依然低下,只能传送专门设计过的简报,称为“紧凑简报(Compact ReportCR)"

紧凑简报:

一种经过特殊语言学编码过的讯息。经由现代改良之后可以将万字的讯息简化成十个以下的字符用以进行低频传输。接受方进行文本的解析时则需要查阅对应密钥,因此解析时间相对普通讯息要来得更长。

3N:

指三种地球圈通用的全球无线讯号交换网络:

ATLAS通讯阵列、梯队系统通讯阵列、低频讯号通讯阵列。

其中Atlas阵列、梯队系统阵列主要针对军方或科研机构从地面对卫星进行联络,而低频讯号通讯阵列则可以兼作民用。

自“愚人节危机”之后,地球圈已经建立起遍布全球的有线数据交换网络。网络使用缆线进行连接,并兼作能源运输的管道。

目前地球圈全境使用的网络大多是有线、光纤信号传输的网络。针对由量子电脑进行加密、解密,由光信号带来的,光量子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也是各国安全机构研究和防御的重点。

维冯尼虚教(Vivonihil):

CE30年“巴勒斯坦公会”后兴起的宗教。为一神教派后裔。主张神创论。

阿尼姆斯教(Animus):

CE30年“巴勒斯坦公会”后兴起的宗教。为多神教后裔。主张泛灵论。

三分:

“证据01”送向地球的一部分被分成了数份。作为与PLANT的合作分析项目一部分,地球圈的数个研究机关保有数份原本。由于维冯尼虚教有着对“证据01”的崇拜,最终得到了标本的一部分。被称为“圣石”。而圣石又被教团分成了三份。一份称为“母石”,被供奉在达喀尔的即为母石。一份则是包含骨化石部分的“圣骨”,由圣座持有。剩下的一份由于运输时的事故分裂成数份,而被解体成小块或是沙状标本,被称为“体沙”,由地区大主教持有。主教有时会持体沙碎块作为身份的标记。

石崇拜与骨崇拜:

对于”证据01“的崇拜就算在维冯尼虚教中也有着不同的解释。为了缓解矛盾,由于持有被视为“真体”一部分的圣骨,圣座并不设置在圣城。实际上维冯尼虚虽然不算是小规模的教团,但圣座却对圣骨实行秘密崇拜。只有少数教徒知道圣座的所在地。圣座作为“骨崇拜”的最高象征,而圣城则是“石崇拜”的最高象征。

伪圣座:

在维冯尼虚教信奉者眼里是供奉“圣骨”复制品的地方。座落于珠穆朗玛峰某处。但由于其供奉的不是“真体”,被视为伪圣座。由于教徒不知圣座的真正所在,视其为现世的圣骨崇拜代言。因为其地点的隐蔽和攀登的危险性,时常有教徒试图进入山区,不依照攀岩路线独自寻求所在地而坠亡,令当地的管理者非常头痛。

圣石归位:

CE75年,“证据01”的一部分被送往地球。后来被维冯尼虚教派供奉在达喀尔。因此达喀尔也成为维冯尼虚教的圣城。

圣石迁移:

CE81年,“证据01”在达喀尔的一部分迁往君士坦丁堡。维冯尼虚教的一处大教堂即在此处。

CE的一些新技术:

重力控制技术(GCT)相关:

随着量子引力论的发展和对重力子的研究,目前可以确认到制造小范围重力场的重力锚(Gravitational Anchor)在月球的一些城市使用。重力控制型G力制御系统(Gravitational G-Point Control System)则是飞行器外装设备的研究方向之一。而依靠人工重力场的人工重力约束核聚变(Artificial Gravity Field Confinement Fusion, AGFCF)也是研究的热点方向。

PS系技术相关:

对能量灵敏型PS合金理论(Energy Sensitive Phase Shift Alloy Theory,ESPST)的发展,使得进一步多样化相位转移材料成为可能。对临界PS材料放射光子的现象和对常温超导体的辉光现象的研究,促进了新型超传导驱动(SCD)的发展。

ECM技术相关:

除去已经成型,大幅改变了战场模式的基于量子信息科技的QECM技术外,高速等离子鞘匿踪技术(即主动黑障匿踪)及表面等离体子匿踪(Surface Plasmons Stealth System)系统技术也在发展之中。

Omega系统

全向干涉·分析·迎击系统。其本体是在人工智能军备竞赛期间,由阿玛迪斯计划(Project Amadeus)诞生的强人工智能。是同期Alpha系统(全相心理探测·思考·增幅系统)的竞争者。和Alpha系统一样,在开发团队中有自己的昵称。昵称是“奥斯华”(Oswald)。

Alpha系统

全相心理探测·思考·增幅系统。其本体是在人工智能军备竞赛期间,由阿玛迪斯计划(Project Amadeus)诞生的学习型人工智能。是同期Omega系统的竞争对手。

(1)联合国由于牵涉到“凡尔纳计划”的实验而没能就落实质量武器禁令达成协议。因此没有设置常设的监察机构。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类似,全球航道公约组织也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机构。

(2)受到《轨道主权协议》(即《轨道互不侵犯协议》与《轨道主权议定书》)纠纷的影响,已经数年未召开首脑会议。

*宣扬神创论的维冯尼虚教(Vivonihil)的命名,取自生命的(Viv)和虚无的(Nihil)。是【从无中创有】的意思。

*相关领域的一些著名人物:

CE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森·芬尼(Anson Finney)和艾荷布·费尔曼(Erhab Fährmann) 【关于常温超导体的芬尼-费尔曼现象的研究】

CE8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阿比·阿西尼(Abi Asini)【关于量子引力的研究】

CE84年菲尔兹奖得主:本·阿本利(Ben Albany)【关于湍流问题的研究】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