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工作分配
应天阁本身就是一个钟表体系,只是用水太不方便了。
必须有其他东西代替。
原理上很简单。
用发条代替了水流成为原动机构。
所谓之发条,就是高强度的弹簧片,很多人应该还有印象,很多表,都是要上劲之后,才能用。不上劲就不能走了。
然后用擒纵器与钟摆结合,将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一分分均匀的力,让这股力量通过齿轮传动推动指针转动。
发条发力,其实就金属自发复原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钟摆在理想情况下,是不会停止摆动的,但是在现实之中,因为种种力的消耗,不得不补充力量,否则就会停下来。
发条的力量推动钟摆,因为钟摆摆动时间完全相等,也就这一力量转为一分分均匀的力。
当然了,原理很简单。将原理转化为具体的图纸,也不是太难的。
周梦臣最担心的就是大明工匠有没空这个能力将钟表打造出来,特别是发条,也就是一根高强度高韧性的金属条。这就要考验大明的金属加工能力。这方面周梦臣还真不清楚。
如果有时间,周梦臣自然要好好考察一番。只是这任务是嘉靖皇帝交代下来的。
他也没有时间考察,只能交代给徐杲。反正徐杲后面的很多大匠,他们都有自己的圈子,能不能很快就验证出来了。
周梦臣之所以这么着急要造这个钟表,就是这一次测量之中,周梦臣准备完成对经纬度的测量。
纬度测量很简单,只需测量北极星或者太阳高度就行了。
经度的测量就麻烦一点了。
毕竟有天然的零纬度线,也就是赤道,而并没有天然的零经度线,零经度线都是人为设定的。经度之间差,其实也就是同一瞬间下,两地相对时间差。
这就要用到能精确计时,并方便携带的计时工具了。
当然了,徐杲拿到的也不单单是这一样工具的设计图,还有很多都是便携的的简便天文仪器。是让他们出差的人方便携带的工具。
周梦臣继续说道:“第三部分,就是算了。这一部分由程大位负责。这是等所有数据都聚集到京师之后,然后再进行的工作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现在没有工作做作。你的工作就是制定一些相对简单测算方法,教会所有的人当如何测定,这也是一件大事,万万不能出错。”
虽然周梦臣知道,钦天监的人都是有数学底子的。但是依然不敢掉以轻心。毕竟这些数据的精准与否直接关系到周梦臣将来推算历法的精准与否。而且周梦臣也设计出来不少新的仪器。这些仪器的使用,都是要讲究一些数学方法的。
为每一个仪器使用设计一套简便的算法,这个任务让程大位来做,的确是再合适不过了。
程大位说道:“弟子明白。”
周梦臣说道:“暂时的分工。就是这样了。大家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来找我。接下来就去忙吧。”
周梦臣一声令下,大部分闲人都走了。几个弟子上前,周梦臣又细细叮嘱了一番。才打发去做事了。
周梦臣伸了一个懒腰,心中暗道:“我也要开工了。”
他负责的任务,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关键的,那就是整个历法的核心原理。有了这个核心才能指导下面怎么测,又是怎么算?
其实这部分,周梦臣已经完成了不少。不管是日心说,而是他在狱中开始的,出狱之后,才陆陆续续的完成了行星三定律的证明,周梦臣这些论述,直接将天文学推进了一两百年,也算到了牛顿时代了。
有了这些理论核心,周梦臣有信心自己编纂出来的历法,要比明末的崇祯历,也就是清朝用了三百年的时宪历,还要先进的多。
不过,这里面的很多理论推导,实在让周梦臣有些伤脑筋。
周梦臣正准备去工作,却发现瞿景淳在自己的座位之上,安安稳稳的喝茶。
周梦臣说道:“瞿大人,你还有事?”
瞿景淳说道:“周先生忘记了,我可是想向先生请教天文历算之道?难道先生反悔了?”
周梦臣说道:“瞧我这记性,这样吧,瞿大人过来吧。”
周梦臣带着瞿景淳来到了自己的值房之中,从一边掏出不少手稿,有些是自己写的,有些是他写的草稿,让几个弟子整理过的。递给瞿景淳说道:“瞿大人有心可以看看。”
瞿景淳说道:“那就打扰了。”
随即坐了下来,于是周梦臣埋头写,时不时验算一番。而瞿景淳在一侧埋头看,也时不时在验算一番,就好像是自习课的两个学生一般。
周梦臣在计算之余,也偷看了了瞿景淳几眼,对瞿景淳的印象也好了许多。毕竟,在周梦臣看来,瞿景淳是一个可以拉拢的人。科学要传播下去,成为显学,定然要在士大夫阶层之中传播开来。
或许瞿景淳,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周梦臣并不知道,瞿景淳也在看书之余,也看了周梦臣几眼。
科学大行于世,是有原因的。
科学在逻辑性上无懈可击。或者说不符合逻辑性,就不是科学本身。
而周梦臣所总结的这些理论,本来就是千锤百炼的东西,毕竟如果这东西有不对的地方,早就被人推翻了。毕竟与相对论有不知道多少人在挑错,更不要说这些更简单的更基础的东西了。
在瞿景淳看来,就是异想天开,又自成一体,他翻来复去的看,居然找不到一处破绽,与不对的地方。
瞿景淳心中暗道:“传吕氏春秋,虽千金而不易,而今此书,恐怕是万金不能改易了。”
很多东西是有受众的。
科学也就是如此。越是高智商的人,越是震撼。反而大部分普通人,都不能理解其中内容,更不能理解有什么重要意义。
大明自然也是有聪明人,如夏言,夏言不可谓不聪明,只是他事情忙,没有时间细看,又先入为主,将周梦臣之学,视为旁门左道,一口否定了。还有很多人连看都不看。根本将周梦臣的学问,当成小道而已。
虽然孔子说,小道亦有可观。但总就不能与圣贤大道相比。
如瞿景淳这样的人。一等一的聪慧之人。大明科举前三甲,如果这样的人都不能称之为聪慧,那么天下间,就没有聪慧之人了。同样不持偏见,能下心思细细研读的人,实在是太难得李。
瞿景淳越是读,越是感受到科学本身的理性之美。
只是,瞿景淳在根基上还是浅薄了一些,没有经过专门的数学科学训练,对于一些基础的东西,难以第一时间理解。只能花更多心思补课。
不过,对于瞿景淳这样的人来说,他补课可不是找一个人来教他。那样效率太慢了。对于瞿景淳来说,自学就足够了。
于是他天天过来。
本来他只需挂一个名字,在重要场合来这里一趟就行了。
却不想他被周梦臣学问迷住了,连拜周梦臣为师的心思都有,更是将翰林院的事情放下,反正翰林院也是冷板凳,熬资历没有什么大事,日日来周梦臣这里,与周梦臣坐在一个值房之中,没有多少交谈。
只是一个读书,一个在写书而已。
如此数日,周梦臣对于天文学的整理与阐发写的差不多了,而瞿景淳一边学习,一边读,也算是周梦臣第一个读者了。
奋斗在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